時代脈動的凝視—陶藝家王裔婷的美麗寓言
作者: 莊秀玲•圖╱王裔婷 / 陶藝家: 王裔婷
學陶歷程
王裔婷 標本A、B、C;D  2022 白陶、白瓷、結晶釉、玻璃罩與木座
王裔婷 標本A、B、C;D 2022 白陶、白瓷、結晶釉、玻璃罩與木座

1987年出生的王裔婷,父母都是教師,開明尊重,還有一位妹妹。高中即獨自到美國德州念書,二年級時遇到一位喜歡陶藝的美術老師,啟發她對藝術創作的興趣,因為美術工作室內有多座窯爐且齊全的設備,選修了多堂陶藝課程。大學原本進入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化學系就讀,不久便轉美術系,完成基礎的必修課程後,選擇金工、陶瓷為媒材、以雕塑造形創作為主,2010年取得藝術創作學士、工作室藝術專業。

因為喜歡手捏陶土的感覺,喜歡鹽燒作品表面豐富的變化,王裔婷於2011年進入日本京都市立藝術大學進修,原想持續燒製鹽窯,後來因為鹽燒需要較大的空間及環保問題,爾後也發現利用藥釉配方、高溫窯燒也能產生多元的色彩變化;又於2013年進入該校研究所學習,受到日本藝術家堀香子、稲崎栄利子等前輩的啟發,開始使用瓷土與色料,因而逐漸改用瓦斯窯或電窯。她提及,相較於陶土,瓷土有自帶光芒的特質,她是被瓷土的薄度及透光性所吸引,也漸次地喜歡結晶花的澤色及其折射的光芒,以及長石經過窯燒後如瑪瑙般的透明感等;同時也慢慢理解到,自己喜歡陶瓷媒材可以疊加及多次入窯燒製的特點,喜歡陶瓷經過高溫燒製後的不確定性及開窯的驚喜。如2015 年的「生殖依據」系列,與往常的作品不同,她更著重於瓷土、陶土的混搭運用,以及表面結合長石、玻璃、顔料、植物、釉藥原料、金箔、銀箔等多元裝飾技巧的呈現,轉向探索媒材的特質與其表現的可能性。2015年自該校取得陶藝碩士學位。

2015年回到臺灣,至2018年間,王裔婷曾專職於策展與行銷等藝術行政工作;受到先生也是陶藝家木野智史(KINO Satoshi)的鼓勵,2016年於新北市三芝成立自己的工作室,2018年辭去工作,全職於陶藝創作。新作品的主題圍繞在環保與生態的議題上,因身邊許多朋友經常談及海洋保育與環保議題,也曾陪同參加中華鯨豚救援的相關講座,因此想藉由自己孰悉的創作方式去表現值得關心的社會議題,相關主題的作品曾獲2018苗栗陶藝藝術節陶藝競賽第三名、2019日本有田燒國際陶藝獎「國際交流獎」及臺灣青年陶藝獎首獎(四位首獎者)、2021臺灣陶藝獎首獎等,2023年獲選為臺灣陶藝獎的新銳獎得主。

生殖依據 2015 陶土、瓷土、長石、玻璃、顔料、植物、釉藥原料、金箔、銀箔 W60×D50×H23cm
生殖依據 2015 陶土、瓷土、長石、玻璃、顔料、植物、釉藥原料、金箔、銀箔 W60×D50×H23cm
被遺棄的重生化石 2018 瓷土、長石、青花鈷藍、顔料、釉藥原料  W60×D41×H33㎝ 苗栗陶藝節陶藝競賽第三名作品
被遺棄的重生化石 2018 瓷土、長石、青花鈷藍、顔料、釉藥原料  W60×D41×H33㎝ 苗栗陶藝節陶藝競賽第三名作品
被遺棄的重生化石 2018 瓷土、長石、青花鈷藍、顔料、釉藥原料  W60×D41×H33㎝ 苗栗陶藝節陶藝競賽第三名作品
被遺棄的重生化石 2018 瓷土、長石、青花鈷藍、顔料、釉藥原料  W60×D41×H33㎝ 苗栗陶藝節陶藝競賽第三名作品
被凝視的人造之物

因曾於學生時代參訪過多家大型窯場,看見成堆如山的瑕疵品被廢棄一旁,不由得心升警惕,於是2018年提出「被遺棄的重生化石」系列,王裔婷先從陶瓷作為日常器用的歷史為出發,關注生活中被人類所製造又被遺忘、被遺棄的陶瓷製品。作品的創作靈感來自出土的化石,她認為「挖掘化石的過程中有很多的未知與期待,那種驚喜類似於我們開窯的瞬間。」如此青花瓷碗化石一作,因取得瑕疵品或舊件不易,她先仿製了有缺陷的古青花瓷碗,結合她平時捏塑的抽象或半具象的造形小物、沾了泥漿水的稻草梗等,再加入長石、青花鈷藍、顔料、釉藥原料等,以看似隨機的擺放鋪陳方式,進窯後由窯火高溫燒製定型。此作彷彿沉入海底許久,被深海下的生物寄宿著,經久也一同成為永恆化石,訴說一段東方青花瓷的傳奇故事。而2019 年得獎的兩件同系列大型作品,因未能找到願意提供瑕疵品的窯場,她以購買杯子、小花瓶等現成品的方式,自己繪上青花圖紋,如棄置廢物的方式置入、丟入她自製的大型匣缽中,同時添上平常捏塑的各種如生物般造形小物,再以長石、青花鈷藍、顔料、釉藥原料等,進窯燒製;出窯後敲破匣缽外殼、水洗作品,便可以見到高溫熔融後的各種細節變化,那塌陷的、變形的、釉色流淌的,自然而然地產生一方風景,也映照出一象徵符碼,彷彿警示著工業量產過剩、消費過量的時代處境,一股哀悼文明失衡的氛圍升起。

被遺棄的重生化石 2019 白瓷、青花鈷、 長石粉末、釉藥粉末 W80×D52×H50㎝
被遺棄的重生化石 2019 白瓷、青花鈷、 長石粉末、釉藥粉末 W80×D52×H50㎝
被遺棄的重生化石 2019 瓷土、長石、青花鈷藍、顔料、釉藥原料 W70×D41×  H33㎝
被遺棄的重生化石 2019 瓷土、長石、青花鈷藍、顔料、釉藥原料 W70×D41× H33㎝
被遺棄的重生化石 作品局部
被遺棄的重生化石 作品局部
被遺棄的重生化石 作品局部
被遺棄的重生化石 作品局部

而2019年的「被遺棄的牆角紅磚化石」系列以廢棄的紅土磚為主體,加入類植物的抽象造形小物,及白陶、白瓷漿、長石、透明釉、鐵粉、鹽、活性碳、鐵釉、氧化鐵等,一起進窯燒製。紅磚因燒成溫度約1000度,二次入窯1200度以上的高溫使其自然產生坍塌、變形;整體猶如一處無人問津卻生機盎然的角落,暗喻著絕地逢生的契機,抑或是突變的新自然。

2022年的〈被遺棄的重生化石/藏 (C22-17)〉,積極向金門酒廠徵得瑕疵廢棄的酒瓶為主體,加入各種如花繽紛的植物造形小物等,及長石、色料、釉藥、金彩等,入窯燒製。兩隻酒瓶在重新燒製後產生自然傾斜,與瓶身上豐富的質地與色彩變化,有一種令人一新耳目的平衡感與繽紛感,引人聯想文明生活的多姿多彩,抑或是發出美麗終歸塵土的嘆息。

被遺棄的牆角紅磚化石 2019 白陶、白瓷漿、長石、透明釉、鐵粉、鹽、活性碳、鐵釉、氧化鐵、紅土磚 D48×W37×H36㎝
被遺棄的牆角紅磚化石 2019 白陶、白瓷漿、長石、透明釉、鐵粉、鹽、活性碳、鐵釉、氧化鐵、紅土磚 D48×W37×H36㎝
被遺棄的重生化石/藏 (C22—17) 2022 瓷土、長石、色料、金彩 W19×D20×H23㎝
被遺棄的重生化石/藏 (C22—17) 2022 瓷土、長石、色料、金彩 W19×D20×H23㎝
看見生命的忘我之境
自娛自樂 2019 W30×D26 ×H18㎝
自娛自樂 2019 W30×D26 ×H18㎝

王裔婷的創作也聚焦在大自然被人類所製造的廢棄物,尤其是工業時代大量生產消費的廢棄物殘骸,所淹沒的預警中;她「利用陶瓷燒製高溫高壓的狀態模擬礦物與結晶替代原本的生物質地」,在具象與抽象的塑造之中,創作屬於自己的藝術語彙。如2019年第四屆臺灣青年陶藝獎的首獎作品〈重生於永恆之內〉、〈重生於束縛之外〉、〈重生於膠著之中〉、〈自娛自樂〉等四件,以陶瓷擬真的技巧,仿製鳥獸的骨架與人類頭骨,再分別塑造保特瓶蓋等塑膠製品、藍色塑膠漁網、瀝青重油等組件,以具象符號明示生命在塑化世界中恐被滅亡的警訊。

而2021年的〈殞落後的重生化石〉,一身軀已腐朽、殘缺的海豚造形,結合她獨特的造形小物裝飾技巧,加入寶特瓶蓋、打火機等人造物,有點哀傷孤寂、也有新生繁茂的生氣,示意生命結束的海豚讓進駐棲息的小生物恣意地成長著,展現生命有機存續的樣貌。這是一個美麗與哀愁並置的真實世界,大自然永續生息循環不應該被人類過度開發而破壞。

殞落後的重生化石 2021 瓷土、長石、結晶釉、顔料、釉藥原料 W160×D66×H45㎝ 臺陶藝獎首獎作品
殞落後的重生化石 2021 瓷土、長石、結晶釉、顔料、釉藥原料 W160×D66×H45㎝ 臺陶藝獎首獎作品
殞落後的重生化石 作品局部
殞落後的重生化石 作品局部
未來標本 Α/瓶蓋、未來標本B/打火機 2022 白陶、白瓷、結晶釉、玻璃罩與木座 W23×D23×H27㎝
未來標本 Α/瓶蓋、未來標本B/打火機 2022 白陶、白瓷、結晶釉、玻璃罩與木座 W23×D23×H27㎝
未來標本C/藍白拖、未來標本D/人頭 2022 白陶、白瓷、結晶釉、玻璃罩與木座 W23×D23×H27㎝
未來標本C/藍白拖、未來標本D/人頭 2022 白陶、白瓷、結晶釉、玻璃罩與木座 W23×D23×H27㎝

又2022年的〈標本A〉、〈標本B〉、〈標本C〉、〈標本D〉系列作品,這四件作品猶如珍貴的珊瑚礁、鐘乳石般被圓形玻璃罩保護著,如古生物博物館展示的標本們被妥當地保護與陳列著。珊瑚礁、鐘乳石內部有瓶蓋、打火機、藍白拖鞋及人頭骨之擬真造形物於其中,彷彿明示著現當代人類的生活軌跡,但又寓言著人類所創造的新文明,是無法適所地融入大自然、回歸大自然的環抱中。人類文明的進累,在資本工業時代、網際超速的時代,看似進步、卻是進一步、退兩步地蹣跚前進,或許應該停下腳步,反思後再行。

回歸身體感知的純粹

王裔婷特別在2022年提出兩件結合影像的裝置作品〈尋〉、〈覓〉。作品〈尋〉是在白色細沙鋪墊上,放置以白瓷燒製大小不一的石頭及作為踩踏用的石板造形,結合海浪拍打石頭海岸的動態影像,歡迎觀者踏進一處擬真的瓷石海岸中,聆聽音響播放的海浪聲音,喚回海風拂面的身體感受。但,當回憶起與大自然相處的情狀時,是否也同時感受到當下身處於人為製造的環境之中。在作者的經驗裡,住家附近的沙灘上,經常撿的不是石頭,而是被海浪沖刷得「非常光滑的磚塊、洗石子、建材碎片、玻璃碎片、甚至一些塑膠碎片,這些人為痕跡的碎片有自己的美麗也有悲傷的寓意。」她期待透過這件邀請觀者踩踏、觸摸,勾起對於與大海間的回憶,思考我們與環境的關係。

作品〈覓〉,則是以陶瓷製作了人頭鹿角、葉子、鳥巢、蜂巢等半具象的物件,懸掛於空中,另將綠油油的樹林影像,先投射在作品上,再投射到牆上;懸掛物件的表面能映照出綠色的大自然影像,牆上則能烙印出懸掛物清晰的黑色影子。當觀者悠然地穿梭於其中時,誰在綠色樹林、誰不在綠色樹林裡的辯證,反映了人們與大自然疏離的曖昧關係,同時也暗喻著人類的身體感知也逐漸疏離了我們的身體。

尋 2022 白瓷、白砂、影像 370×230㎝(裝置尺寸)
尋 2022 白瓷、白砂、影像 370×230㎝(裝置尺寸)
覓 2022 白陶、白瓷、結晶釉、回收玻璃 400×200㎝(懸掛面積)
覓 2022 白陶、白瓷、結晶釉、回收玻璃 400×200㎝(懸掛面積)
覓 作品細節
覓 作品細節
回訪後,凝視

王裔婷曾說「用自身雙手和陶瓷的美麗質感創作化石是一項令人著迷的工作。」她熱衷於「在陶土、礦物元素瓷化的過程中探索驚喜。」於是,在跨過新冠疫情反撲的新時代裡,她選擇忠於身體與陶瓷媒材互動的真實感受,想著回到一純淨、樸實、純粹的創作狀態,回到探索陶瓷媒材表現的可能性,回到以瓷化的溫度創造不可預期的繽紛變化;這是陶瓷獨有的材質魅力,也才是她動心的緣由,是無有限制、無有所圖的開心狀態。如同2022年的「瓷化生態」系列,是透過雙手在泥之上、之中,不斷地交織烙印;是在一個微型空間中,呈現複式自然的空間感、抽象靈動的雕塑性以及立體閃耀的繪畫性,引人進入單純又精巧、寧靜又神秘的輕盈喜悅之中。


※本文原刊載於《藝術家》雜誌第584期(2024.01),頁374-377。

瓷化生態(C22—44) 2022 白瓷、長石、金彩 W15×D14×H5㎝
瓷化生態(C22—44) 2022 白瓷、長石、金彩 W15×D14×H5㎝
瓷化生態(C22—49) 2022 白瓷、長石、金彩 W15×D14×H5㎝
瓷化生態(C22—49) 2022 白瓷、長石、金彩 W15×D14×H5㎝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