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的逆光與秘光-陶藝家黃歆淳的實驗旅程
文/莊秀玲•圖/黃歆淳
學陶歷程
黃歆淳1990年出生於臺東,父母親都是建築科系畢業,父親經營建築事務所、母親擔任公職,家裡還有一哥一姊。從小喜歡繪畫,國小就讀美術班,高中自臺東女中美術班畢業,大學推甄進入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材質創作與設計系陶瓷組,喜歡上接觸陶瓷媒材的手感。研究所時考進同校建築所城鄉思維組,隨汪文琦教授學習城鄉設計與理論思考,期許自己從中累積創作的厚度,畢業製作仍以陶瓷為主要媒材。
對於創作,黃歆淳提及,期待能一輩子持續創作,因是,她不緩不急,現階段以實驗陶瓷媒材之特性為創作主要方向,特色是把泥土擬人化,強調陶瓷成為創作媒材是夥伴與合作關係,減少或簡化人為的操作與控制,而最佳狀態是讓泥土充分表現材質的特質與性格。
若以研究所作為分水嶺,她在大學與研究所時期的作品,是試驗陶瓷媒材及其與空間形塑的相互關係;前一階段以陶板成形為主,後一階段援用泥條堆疊,討論材質的形變能力與空間的虛實轉化之關係。此階段創作的靈感來自她的生活與生命的底蘊,是基因遺傳、是從小耳濡目染,是偶爾隨著父親去建築工地「見習」的體驗內化,養成她對於「土」、「水」、建築空間的敏銳度與孰悉感。
2017年研究所畢業之後,已在臺南鄉間讀書生活7年之久的黃歆淳,因喜歡新化的小鎮文化與生活節奏,在新化市場老街巷弄裡,成立湛露工作室,是一處個人創作的空間也是日常生活的場域。也許為了營生,也許想嘗試新的創作形式,也許更深刻地體認到人類實存的本質,也許也更明白陶瓷媒材的實存意義,她在今年氣勢盛大地發表絞胎容器作品,運用大學時期向日本陶藝家村田彩(Aya Murata)學得的絞胎技巧,延伸發展成為個人容器作品的特色之一,推出後頗受好評。
矩形的詩意想像
黃歆淳大學時期以有機形變的矩形作品為主,傳遞了土坯自然的柔軟曲線與渾厚內斂的釉質色澤。如2013年的「塌生」系列,將土坯擀平於木板上,以土坯在內、木板在外的方式組合成矩形後,用土條黏合內側的土坯交接處,加強土坯的結構,並在土坯尚且柔軟之際將木板拆離,此時矩形土坯會向下或向外傾斜、凹陷。因土坯結構與其之間互相的拉力,不至於崩壞而自然產生柔軟的扭曲線條或凹陷;土坯含水程度及不同的拆解順序,會讓外形產生不一樣的變化,又再經窯火的淬鍊,再度微整外貌。
塌生(二) 2013 42x43x12cm
塌生(三) 2013 15x8x25cm
塌(二) 2013 43x13x25cm
塌(八) 2013 x8x25cm
「塌生」系列以封閉式的矩形為主,接下來的「塌」、「塌片」及「傾清」等系列,則逐步打開邊際線,矩形出現了開口、半開放空間,甚至片狀造形,有時會將邊緣線修薄、更薄,因此,外形上自然有更機會產生更多的曲折變化,同時界線出內外空間的對比關係,甚至偶有外形崩解的可能性。黃歆淳是有計畫地觀察土坯濕軟狀態下的形變過程,從自由放手的態度,到逐步細膩地微幅修正變化的方向,她發現,過與不及,都會埋葬了泥土的實存價值與意義。因此,2015年的「沉藍」系列,她重新融入陶瓷媒材自古以來的器用使命,同時正視且尊重了土坯的自然張力與拉力,順應天命的變化,尋找器用實用的方向,讓它的存在落實、也更具意義。
沉藍醇和 2015 53x32x22cm
而除了在外形上的琢磨,黃歆淳也認為陶瓷表面的色彩也是必然的形式元素之一。關於覆蓋於土坯上的釉藥,她想挑戰的是,與土坯結合的輕薄感覺,因為如此才能表現土坯柔軟、純粹的線條美感。因此,她努力追求更輕更薄的土坯,也嘗試實驗不同的釉彩與質地的變化,以及一次燒、二次燒的不同效果,呈現出令人驚豔的鮮豔釉彩,以及沉著、渾厚又厚實的釉色,為整體造形增色不少。如2015年的「沉藍」系列,那明亮又深邃的霧面深寶藍色「鈷結晶」,美得純淨、美得令屏息。
在不斷的實驗與實踐過程中,黃歆淳體會到「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的道理,過度的隨性與自由將無法成就美善之事。是,萬物有其性,得隨其本性,在其可及與能及之處,尋求最好的狀態與最佳的表現,才能得其精要、得其自由之身;這就是如詩般的境界了。
這些外形獨特的矩形作品,其成形技因巧妙用了建築水泥工法,尋得土坯順理自然的存在狀態,展現其又剛硬又柔軟的迷人樣貌,又竭力求得樸實內斂的釉色表現,散發絢爛又寧靜的魅力光彩,符應土坯進窯前與進窯後的魔幻變身,成就作者內心的詩意想像。
歸零的浪漫線條
研究所時期,在紮實的建築理論訓練下,黃歆淳實驗了土條的造形力與美感呈現。土條盤築成形法是遠古即存在的製陶方式,是前人最聰慧的工藝成就之一,但生活於當代現今的黃歆淳,內心所思考的是如何讓泥土展開最自然、最原始、最樸實也是最自我的狀態。如2017年「蜘蛛精」系列作品,她的方式是「使用擀麵棍與刀具將土板切割成方狀土條,不給予捏、壓、揉、搓、擰、抹等手部刻意留下的痕跡,減少手對土條的影響」,並且隨機、隨意地將濕軟狀態的土條放進長方形紙容器內,等待乾燥、等待成形,再一起進窯燒製,讓窯火凝鍊出泥線條的永恆狀態。
蜘蛛精之一201755x23x7cm
蜘蛛精之四 201741x37x17cm
蜘蛛精之七201743x36x13cm
蜘蛛精之十五 201717x10x6cm
展場
黃歆淳的「蜘蛛精」系列作品,是在千絲萬縷中構築了騷動,也傳達了力量。她是在不斷反覆的操練中,發現與感受到泥條的特質與美感;沒有任何預設、不問目的,從一到十、從十到百,或者數以百計,以單純且直接的技巧,反覆操作,也是無意識、無欲無求地往往返返。真誠而樸實者,概,終有回報。成樹成林之後,才得以看見樹林之美,也是大自然運作法則之一,又,無欲則剛,乃天行健之大道。
此系列作品雖樸質無華,也美得自然、美得亂中有序;美在偶然天成,美在純粹,也美在單純,美在這單純且自在的線條裡。
絞胎的古典韻味
因為淺淺的幽默,因為醇雅、樸拙的色調,也因為豐富多變化的器皿外形,黃歆淳在2020年發表的絞胎容器作品,十分令人驚喜與驚艷。在完成兩系列抽象表現之作後,她重拾大學時代學到絞胎技巧,重新盤整練習,以組合不同色土的表現技巧為主,從基礎的調拌色土、布局圖案結構、素燒打磨等,且費盡心思地細膩規劃圖騰紋樣,創造出色彩豐富、多元主題、造形多款的器皿。
魔幻之眼 2020 21x20.9x3.7cm
不要不要 2020 19.2x16.2x4.5 cm
舌頭飄過來了 2020 12.2x11.1x2.5 cm
尤其是作品裡豐富的圖紋內容,讓人目不暇給,包括了文字、幾何紋、植物動物、屋宇景觀、人物角色、民族神祇等,是將生活裡的日常融入日常生活裡的杯盤等容器中,讓莞爾的、奇幻的、繽紛的、溫馨的、雋永的視覺印象在日常生活中蔓延。
黃歆淳的絞胎作品,那連續且重複的圖紋,因絞胎技巧而些許歪曲的線條感,搭襯那樸拙的色調,以及敦厚簡樸的器形,飄散出古典雋永的風韻,詮釋了陶瓷媒材豐厚的美力表現。
逆光、秘光
黃歆淳的創作會受到關注,是因為作品總能凝聚了觀者的目光。綜觀之,與其說她這些年創作了什麼,不如說她發現了陶瓷媒材那些細微的、與眾不同的特質,以及對此做了如何的實驗與詮釋。正是,她那孜孜不倦的精神,以及作品裡琢磨再琢磨的閃光,讓她的那些與這些,總能靜靜地散發悠悠然的、懷舊的、樸實的且雋永的華麗光芒。
刊載於2020年10月《藝術家雜誌》,545期,頁416-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