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黑組構而成的喃喃自語:看周易伯個展「黑語喃喃」
作者: 文/張碩尹、圖/周易伯、應力空間 / 陶藝家: 周易伯 / 地點: 應力空間
入口展名主視覺
入口展名主視覺

實用器皿如何展演,似乎並不是純粹由單一向度的實用性切入。關注周易伯一路走來的創作發展便能夠知曉,即便他創作的重心導向實用器皿,卻從未停止整合不同介入實用器皿創作的可能性,它可以是極端的抽象表現,也可以是結合田野踏查的陌生材質開發(例如上一檔個展「惡土之用」),走到今日他仍舊習慣將作品摻入日常應用的功能性,因為這是他無法割捨的創作堅持。

以杯具為主要配置的主展牆
以杯具為主要配置的主展牆

踏入展場觀者所見的只有「黑」,是什麼樣的契機或因素下選擇以黑作為主軸展現?這是筆者對於創作者周易伯「黑語喃喃」個展的第一個提問,色彩是如此的多樣豐沛,卻僅以「黑」作為基底並竭盡所能地與「黑」鏈結。

有趣的是,對於易伯而言「黑」是他的當然選擇,他的「黑」蘊藏著多層次的層級轉換,我們不妨從他自述中提及的「黑色是回應自身深層的創作狀態」這句話去解讀。對於一位專注於實用物件的創作者而言,創作與生活之間的分界大多是模糊的,對於易伯而言,我認為這兩者的分界更加模糊,教學、創作似乎充滿了生活,因此,「黑」對他來說意味著一種安靜,在極度充盈的生活之中留給自己最真實情緒表達,不論是日常中的衣著穿搭,抑或是在作品表達皆然。

為此,當我們更進一步去看待「黑」的奧秘,黑土、釉下彩、燻燒都是能達到「黑」之效果的手法,如書畫、水墨揮毫於紙質一般,易伯透過不同的方式將黑色置入空間中,產生了兩種上色的效果,一是展出的器皿本身黑色的色階差異,色階的差異帶出背景與圖形之間的效果,但不同的是,在這之中圖形與背景之間的關係會因觀者主觀視角的不同而有所變化,隨著不同高低的層架擺置光源錯落灑下,黑色的器皿就如同生活歷經不同事物積累後的吸光反射;另一階段的上色效果則須將視角拉遠,以更為宏觀的視野將整體空間導入,「黑」、「白」二元色的對比打造出相互區隔的上色效果,對應於既定白色基底的牆面,色彩的二元對比更凸顯物件本身的形式與表面肌理,換句話說,在所有一切針對展覽主題的「黑」不僅是因應主題陳列的需求而生,而是「黑」本身就是貫徹其創作態度的本格呈現。
展區一景
展區一景
金屬層架與器皿作品,透過層架不同的形態創造不同視覺節奏。
金屬層架與器皿作品,透過層架不同的形態創造不同視覺節奏。
金屬層架與器皿作品,透過層架不同的形態創造不同視覺節奏。
金屬層架與器皿作品,透過層架不同的形態創造不同視覺節奏。
語喃喃

即便是以實用器皿作為展覽主軸,我們仍舊能夠看出在空間中以不同陳列方式、層架、展牆的精心配置看出周易伯試圖傳達的想法。在空間中大量的作品看似無意識的佈置,其實細思可見其中趣味,比如矩形層架搭配的器皿大多以弧形、非銳角花器、杯為主,創造一種非同一性的互動關係。回到創作本身的特性來解讀,器皿為主軸的展覽中使得每一個物件都是可以直接拾起感受視覺的色澤變化、觸覺的肌理轉折,這樣的方式使得器皿置於公領域(展覽空間)尚未被使用的美學,進入到私領域(可以是掌握器皿的雙手亦可以是將器皿帶回私空間的後續使用)後被賦予新的美學與主觀意義,又或是像花器運用大面積的幾何圖象的裝飾,也可以看作根據不同器形而調配出不同的特質,這都是經過層層思考後的身體感使然。綜上所述的分析便能理解周易伯所謂的「喃喃」並非真實的話語呢喃,而是由作品作為主體拓展出的對話。

置於木製層架上的器皿作品,以幾何造型圖樣作為主要裝飾風格。
置於木製層架上的器皿作品,以幾何造型圖樣作為主要裝飾風格。
容器衍生的對話關係
置於木製層架上的器皿作品,以幾何造型圖樣作為主要裝飾風格。
置於木製層架上的器皿作品,以幾何造型圖樣作為主要裝飾風格。

為此我們也許能夠從藝術史發展系譜來思考周易伯本次的展出,他於器皿的表面大量以幾何色塊裝飾,不禁令我與其他繪畫作品做出聯想,追溯歷史發展最早的繪畫媒似乎是「土」,如壁畫(壁面)、陶盆(容器)都是以土為基底進行繪畫動作(註1);對應到本次展出物件大多具備盛裝的功能,也就是容器不同型態的轉換,而裝飾的手法則以繪畫性的抽象幾何圖樣為主,即便受限於創作過程中器型的形塑與上釉的工序以斷裂式的書寫才得以成形,但在這樣的思考角度卻又可以展開一種容器的雙重性,那麼何謂「容器」的雙重性呢?

容器的第一重特性源自素色土坯與釉料結合,土坯「盛裝」創作者美學觀點後賦予顏色,顏色的選擇和釉料的書寫都是作為創作者美學觀念的一種轉介,而在土坯(容器)與美學(裝飾造形)之間的媒介是關鍵,一如話語的媒介可以是口,在容器中的「媒介」是「顏色」,「顏色」經過創作者注入美學觀念而將土坯著色,釉料與土坯之間建立的關係成為了創作者觀念的容器。

除了作為盛裝創作者主觀美學的容器外,容器的第二重特性可以從陶與土之間的差異來思考,兩者的差異在於是否經過火「燒製」的洗禮。土坯經過一定溫度的「烤」驗後,其屬性經過轉換,土坯不再是暫時性的盛裝;當「火」賦予「土」轉化為「陶」後,「永久性」被賦予,以一種定型的姿態降臨,容器的另一重特性有了更佳完善的呈現。

由此,具備「永久盛裝」功能的容器不僅能夠完整表現展覽的核心命題,還能解讀為理性思緒被整理過的具現化呈現,承襲周易伯過往一脈相承的創作概念,感性的創作情緒在進入創作之後便已全然梳理完畢,最終以近乎工整的幾何形式搭配純粹的單一色階呈現,無非是一種重新回應自述中表示的理性依歸。


註釋

註1. 受訪者-張清淵,訪問者-沈裕昌、沈裕融,〈水火之間:燒結的歷史與可塑的未來〉,《藝術觀點 ACT》93 期(2023.04),頁53。


展覽資訊

展期:2023.5.19- 6.2

時間:14:00-17:00(週一、三至六);11:00-21:00(週二)

地點:應力空間 Soil Space

地址:臺南市中西區民權路二段64巷56號3F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