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喚形式的力量—陶藝家楊雅晴的實驗旅程
作者: 莊秀玲•圖╱楊雅晴 / 陶藝家: 楊雅晴
楊雅晴個照
楊雅晴個照

就是因為喜歡,所以想一直持續做下去……。   ——楊雅晴

學陶歷程

1999年出生於台北的楊雅晴,父親在旅館業工作、母親為家管,還有大五、四歲的姊姊和哥哥,因父親管教嚴格,加上自己個性內向,與家人關係較為疏離。從小玩泥巴、喜歡畫畫的她,高中就讀復興高中普通科,大學考試之前才自問最喜歡的科目什麼,雖然只剩下兩個月準備術科考試,依然全力以赴。2017年應屆考進臺北市立大學視覺藝術學系後,便立志成為專業藝術家。大學前兩年,選擇以油畫和木質為主,大三開始接觸到陶藝後,花很多時間在工作室進行各種實作練習,一方面是遇到與自己契合的媒材,指導老師李佩蓉雖然每周只有一小時課程,但鼓勵她自由實驗與自在發揮;其次,大三之後即離家外宿,當時主修陶藝的同學僅有兩三人,努力獲得管理工作室的機會後,幾乎以工作室為家,而且幾乎是一個人坐擁工作室,積極嘗試了許多想像得到的土坯或泥漿混搭各種可能材質以及成形方式。

大學時期,楊雅晴的作品主要以具象動物的雕塑為主,主角是被囚困或掙扎中的西方神話世界裡的龍;她想以這個非現實的、神秘的動物,在賦予自己許多的想像,投射或傳達自己困頓於原生家庭枷鎖的狀態。大四下學期,她在2021年〈餵養〉一作中,嘗試以網狀結構為骨架、土坯裡加入紗布纖維,完成半具象、半抽象的外型塑造;其身軀有多處的孔洞,以及部分土坯在骨架曲折成形的過程中自然崩落,加上釉藥敷填也隨性為之,作品燒成後自然形成一既具實體感又有空虛感的外貌,那蜷縮、向後傾斜的姿態散發一股稚氣的無助感。正如她想詮釋的、當下她自身的狀態。

餵養 2021 陶瓷、釉藥 55×50×58cm
餵養 2021 陶瓷、釉藥 55×50×58cm
轉‧變

訪談的過程中,楊雅晴不只一次地提及,她害怕做一樣的事情、害怕沒有成長。她有很好的自我覺察力,也常常自我反省,想要挑戰常規、突破眼前的框架,更希望能不斷地創新自己的製作技巧、創作觀點。這應是她2021年應屆考進台南藝術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陶瓷組的首要課題與目標。

入學後,她持續材質混搭的實驗,大膽地混入了各種纖維、植物、砂等,期待能從中尋得自己的表現形式。如2021年〈濾〉,甫獲2023年臺灣陶藝獎評審特別獎。此作是以棉花浸入土漿,再進行搓揉成條狀、盤築成一個三角錐體,加入碳化矽的釉藥則從其內部敷上。碳化矽是能讓釉藥膨脹並產生孔洞的添加劑。作品在窯裡是倒放著燒的,製作過程中棉花土條與盤築的結構與緊密度,關乎最終造形的樣貌,也關乎碳化矽釉藥在高溫中從哪些土條縫隙處推擠、膨脹出來。於此,作者或可預先計畫,但實則不能預期發泡釉藥於何處流竄出來,以及膨脹的形狀、大小與流向,而加入棉花的泥漿,在棉花被燒掉後對土坯結構的影響、留下的肌理與色澤,也是無法完全掌握。最終,窯內溫度下降到某一個點,作品被瞬間定型,成為我們眼中所見、一種自然又獨特的表面質地與外貌,而我們深深被這個從無機之物脫胎換骨後所呈現的具靈動生氣的有機樣貌所吸引。

濾 2021 陶、釉藥 50×55×45cm
濾 2021 陶、釉藥 50×55×45cm

如果,〈濾〉傳遞了由內而外的滲透、過濾出來的意象,代表著收斂、節制,那麼2022年的〈綿延〉則代表了聚合、展開生機的樣貌。此作是作者首次挑戰製作超過自己身體尺度,也第一次挑戰操作瓦斯窯。作品先有陶土捏塑的基礎結構,在於其上以加了纖維的彎繞泥條作大面積、重點式的布局,再以色彩鮮明的發泡釉藥點綴其上。整體外型略顯由下而上收攏、內外空間結構分明,彎繞的泥條、輕盈的發泡釉彩成為表面的抽象語彙,象徵群聚、富饒、再生的意象,傳遞了原始的生命力。

而在2022年的〈迴〉作品上,她捨棄了碳化矽釉藥的運用。在數個圓球體組構而成的橫向基礎結構之上,以加入纖維的泥條,如纏繞畫般的大小彎繞曲線,滿布於表面,形成一個律動感十足的有機造形。其中,細膩沉穩的色彩規劃,讓其量體感與空間感在騷動中有一股穩定的力量,讓那忽高忽低、忽近忽遠、忽暗忽明、忽寬忽細的流動曲線充滿神秘感,引人前去探索。

另,2022年的〈流〉則加入了現成物的新組合。此作是由兩個部分組成,上方為仿如刺蝟的陶瓷雕塑,下方則是數十條以同一色系的透明絲襪內塞滿了棉花的現成物,亦有仿生物的錯覺。整體意象不甚明確,惟兩種對立的材質與造形,堅實與柔軟的大反差,特別是塞滿棉花的透明絲襪,猶如皮膚的質感與肌肉感,赤裸感、噁心感在觀者的內心擾動著。

完成了上述作品後,楊雅晴意識到,自大學開始經常往內心深處挖掘在家庭關係中所經歷的痛苦記憶,彷彿最痛苦的感受即是最深刻的感覺,才能因此有更具情感、更動人的作品出現。但,或許,此時她已走過透過創作抒發內心情緒的過程,她自覺到,對原生家庭的矛盾情結已不再有強烈的感覺,那麼,什麼是她持續創作的動力?

綿延 2022 陶瓷、釉藥 140×100×135cm
綿延 2022 陶瓷、釉藥 140×100×135cm
綿延(作品局部) 2022 陶瓷、釉藥 140×100×135cm
綿延(作品局部) 2022 陶瓷、釉藥 140×100×135cm
迴 2022 陶、釉藥 70×40×35cm
迴 2022 陶、釉藥 70×40×35cm
迴(作品局部) 2022 陶、釉藥 70×40×35cm
迴(作品局部) 2022 陶、釉藥 70×40×35cm
流 2022 陶瓷、絲襪、棉花  100×60×67cm
流 2022 陶瓷、絲襪、棉花  100×60×67cm
流(作品局部) 2022 陶瓷、絲襪、棉花  100×60×67cm
流(作品局部) 2022 陶瓷、絲襪、棉花  100×60×67cm
小品‧鬆綁

2023年初,研二下學期開始,她啟程前往美國Arkansas 大學陶瓷學院駐校4個月。在異國的生活裡,她發現,這裡的創作者並不特別在意在作品中融入個人情緒或情感,而是比較在乎想傳達什麼給觀眾,不論使用了什麼形式與媒材。於是,她嘗試去述說自身以外的小故事,如以花椰菜為主角的〈Integration〉,是當她發現花椰菜可以生吃的小驚喜(或小驚嚇)後,以輕鬆、有趣的方式去表達對各國飲食文化的敬意。

當發現自己也可以使用隔壁的木工工作室後,大學曾經選修木質課程的她,以結合陶瓷與木質加上動力裝置的形式,表達在美國生活的體會與感想,如以美國速食文化為題的〈Foodie〉,用手動啟動轉輪,擬人化的動物們便機械性張口開合,呆呆的模樣很是逗趣;如躲在垃圾桶內的殺手〈Trash can killer〉,是擔心逗留於屋外的年輕人會闖入住處,捏塑了擬人化的動物躲在垃圾桶內,不時探頭出來的阿呆模樣,輕鬆訴及美國居安問題;又,討論操控與被操控議題的〈Controller〉,以陶土捏塑了端坐於高台上的小生物、四隻可被牽動的蟹腳,以及有禁語表情的底層臺座,可以想見當轉動輪軸時,笨拙的模樣與不太協調的敲擊聲,輕鬆莞爾地陳述了嚴肅的議題。

她曾提及,在美國短暫生活的4個月中,比起在陶藝工作室創作,她更喜歡木工工作室的輕鬆氣氛。

Integration 2023 陶瓷、木頭、報紙 160×160×85cm
Integration 2023 陶瓷、木頭、報紙 160×160×85cm
Foodie 2023 陶、釉藥、木頭 30×17×25cm
Foodie 2023 陶、釉藥、木頭 30×17×25cm
Trash can killer 2023 陶、釉藥、木頭 20×15×26cm
Trash can killer 2023 陶、釉藥、木頭 20×15×26cm
Controller 2023 陶、釉藥、木頭 25×15×27cm
Controller 2023 陶、釉藥、木頭 25×15×27cm
遊戲‧再變
Castles in the air 2023 釉藥 160×45×55cm
Castles in the air 2023 釉藥 160×45×55cm
Castles in the air(作品局部) 2023 釉藥 160×45×55cm
Castles in the air(作品局部) 2023 釉藥 160×45×55cm

美國這所大學的陶藝工作室內,在其齊全的設備中,楊雅晴發現了一台在臺灣沒見過的機器設備,切割機,於是,想著如何利用它來創作。她先將加入碳化矽的釉藥燒成各種不同顏色的發泡釉塊,用切割機裁切成所需的尺寸後,再如樂高遊戲般以堆疊方式來創作,再以較低溫的釉藥作為黏著劑,入窯再燒製一次,固定整體造形。如2023年〈Castles in the air〉,此作看來是一座隨時可能傾倒的大城堡,雖然主附建築都已扭曲、搖搖欲墜了,但鮮明的色調、豐富的細節,沒有死寂感,反而有一丁點歡樂的氣氛,彷彿等等就有好戲、好事即將上演。

在實驗碳化矽釉藥時,她想了解這些發泡釉塊在更高溫下的流動樣貌,於是有了〈Crown〉系列作品。她將不同熔點的發泡釉藥切塊,簡單堆疊後進窯二次燒製;過程中,她並沒有特別紀錄每一發泡釉藥切塊的熔點,而是在隨意組合之中,讓作品在高溫窯內自然熔融、崩塌傾斜,完成無法預期且不可預期的獨特樣貌。

Crown 2023 釉藥 25×25×12cm
Crown 2023 釉藥 25×25×12cm

回到臺灣後,她添購了一台台製的切割機,完成了2023年的〈無何有之鄉〉。「無何有之鄉」原文出自《莊子.逍遙游》:「今子有大樹,患其無用,何不樹之於無何有之鄉,廣莫之野。」是指沒有任何東西的地方;在沒有任東西的地方,就無從比較,也就沒有差別之心,便能悠然自在。此作借用了二足鳥獸之象,有具象的有爪雙腳,但身軀由發泡釉藥切塊堆疊組成,整體外形看似負荷太多、太重,搖搖欲墜、難以展翅起飛,但也代表富有許多虛幻、繽紛的夢想,那麼,這是一段悽苦的城市寓言故事、還是一場不想醒來的美夢?

加了碳化矽的釉藥、切割形式、堆疊組合,將是24歲的她下一階段的創作形式。

無何有之鄉 2023 陶、釉藥 46×61×72cm
無何有之鄉 2023 陶、釉藥 46×61×72cm
無何有之鄉 2023 陶、釉藥 46×61×72cm
無何有之鄉 2023 陶、釉藥 46×61×72cm
無何有之鄉 2023 陶、釉藥 46×61×72cm
無何有之鄉 2023 陶、釉藥 46×61×72cm
勇氣

在立體空間、在陶瓷的世界中,楊雅晴一定是看到陶瓷媒材的可能性與未來,也找到自己歡喜付出的動力。但,我好奇的是,在每一次實驗的過程中,在一次次開窯門的瞬間,她看到的是什麼,她召喚勇氣的方式是什麼?我以為,願意轉身而得變,願意鬆手才有力量緊抓,純真的心才能在遊戲中看見生命的力量。



—編按

原文刊載《藝術家》雜誌,583期(2023.12),頁370-373。

▌楊雅晴為「2023臺灣陶藝獎」評審特別獎得主之一,「2023臺灣陶藝獎」正於新北市鶯歌陶瓷博物館3樓特展室展出,至4月21日。

▌展覽資訊—2023臺灣陶藝獎

展期:2023.11.3-2024.4.21

時間:平日:09:30-16:30;假日:09:30-17:30

地點:新北市鶯歌陶瓷博物館3樓特展室

地址:新北市鶯歌區#鶯歌陶瓷博物館 

展覽介紹影音:https://www.facebook.com/share/v/uMYWRo7xs5JbDq2C/?mibextid=w8EBqM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