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光—蔡麗鈴的生活陶作
作者: 杜文田• 圖 /杜文田 / 陶藝家: 蔡麗鈴 / 地點: 台
蔡麗鈴的陶燈在地下展場製造出宛如實驗小劇場的氛圍
蔡麗鈴的陶燈在地下展場製造出宛如實驗小劇場的氛圍

身為料理人與陶創作者,她的陶作與生活是分不開的;不僅是從器用的角度出發考量器形,自身所處環境的改變,也在陶作上留下了痕跡。蔡麗鈴此次受邀於維摩舍的展出,便是集結了近三年遷移至台東生活的體驗與開創歲月中的美好擷取;透過心與手、土與器的實驗思辨,燈具、花器、盤、缽、杯瓶…一一漂亮登場亮相,在半畝塘環境整合設計的建築空間裡,逐光追影;讓靜謐的角落也散播著溫暖和諧的生活物語。

進入台中大里菩薩寺接鄰延伸而出的文創空間「維摩舍」,視野隨即受到空間動向的引導,建築體中懷著開闊的庭院,讓光線恣意且詩意地開啟感官與環境的互動。展覽分別陳設於地下室與三樓。順著水流積苔的牆面步下樓梯,幽微向內推展的二進空間裡,蔡麗鈴的陶燈製造出宛如實驗小劇場的氛圍,映照著各式生活器皿的演繹;頂樓是接收著陽光的半開放空間,大長方盤與眾多大小尺寸的茶碗與缽,在此自由的呼吸。

地下室展場裡,有著各式生活器皿的演繹。
地下室展場裡,有著各式生活器皿的演繹。
在頂樓接收著陽光的半開放空間,大長方盤與眾多大小尺寸的茶碗與缽,在此自由的呼吸。
在頂樓接收著陽光的半開放空間,大長方盤與眾多大小尺寸的茶碗與缽,在此自由的呼吸。
與生活共振,與山海親近

2021年蔡麗鈴從在北部經營的知鳥咖啡與陶作生活,舉家搬遷至台東;在台東糖廠裡延續知鳥咖啡的料理風格並開展工藝與園藝的技能。面對新環境的開拓、整理與新空間的成立,她堅毅用心的填滿生活,學習BD農法讓土壤活化得以植蔬,邀請金工老師來開課,以技藝的學習吸引更多人來共享生命的美好;最重要的是,搬到台東後終於有了自己的窯,有了窯,更便利於土質的實驗,找到想要表現的化妝土與釉藥色彩。


不追求量產複製,不使用轆轤,以緩慢而專注的心手捏製,一件一件堆疊出作品的敦厚踏實。隨時光荏苒,咖啡店露臺上的花草生命終於啟動,破土帶來了美麗的收穫,也催生了她的花器創作。桌上的粉引圓甕如浸染了大海泡沫;牆上掛著三件長條狀的雕塑,長得像豆莢、又像是蟲蛹,抽象有生機的形體,模擬大自然的蟲草共生,也是她用陶作向大自然發出的致敬禮讚。

三件掛牆的長條狀雕塑,抽象有生機的形體,模擬大自然的蟲草共生,是向大自然發出的致敬禮讚。
三件掛牆的長條狀雕塑,抽象有生機的形體,模擬大自然的蟲草共生,是向大自然發出的致敬禮讚。
園藝實踐,催化了花器的誕生。
園藝實踐,催化了花器的誕生。

此次展出的作品,集結這近三年來在台東生活的體驗轉化,為數不少的陶器,包括茶杯、茶碗、缽、長方盤、花器、餐墊,皆是盛載生活元素的要角。它們的形體樸實,沒有扭捏作態的線條,看起來穩定安靜,卻有著從時光堆疊出熱情深度的肌理,並從中奔出自由、抽象的揮灑靈動。蔡麗鈴形容,那是東海岸的雲舞天光與山海變化。一如這些器皿的表面肌理,她在土胎、化妝土與釉三者之間的混合、層疊所實驗調度的,是預期中的想像樣貌或不預期現象。透過土與釉呈色的深淺、顆粒粗細,施繪或澆淋的順序不一,經由土質溫層、水蠟的分隔或重複燒造加疊,成為出現在我們眼前的,揉合了大地色系的變幻層次,可朝夕親近、百看不膩的外表。

轉化了台東生活體驗,捏塑出盛載生活元素的要角。
轉化了台東生活體驗,捏塑出盛載生活元素的要角。
轉化自台東生活體驗的生活器皿,揉合了大地色系的變幻層次,可朝夕親近、百看不膩的外表。
轉化自台東生活體驗的生活器皿,揉合了大地色系的變幻層次,可朝夕親近、百看不膩的外表。
築光之人—創造與生活對話之物
燈罩如一座雕塑般,成為環境風景中的一角。
燈罩如一座雕塑般,成為環境風景中的一角。

在地下室的展場空間裡,陶燈扮演著重要角色,難以不注意到它們。陶作者從花器概念延伸塑造的燈罩,從天花板垂掛下來、懸垂於牆面,共同點亮了玄關入口;室內,如大碗倒扣垂掛的側燈以及三座在室內桌面平台上漫舞的陶俑燈,它們繞著三度空間引領觀者視覺,讓光源為環境一隅裡的物件抹上了表情,添增了情緒,宛如有戲。這些以陶土築成的燈罩,從中發散出溫暖的光暈,營造當下讓人與物件更親密對話的氛圍;而帶著孔隙以透光的燈罩本身,也如一座雕塑般,成為環境風景中的一角。

陶燈點亮了眼前的生活之物;而生活陶人就如築光之人,從手中創造了讓生活更順暢美好的物件,散發光、溫暖和熱,吸引人前來對話。

蔡麗鈴畢業於東海大學美術系複合媒材組,從電視廣告製作的美術助理,一路到當上拍攝導演,歷經十幾年時光。因為喜歡動手料理,於是自己設計菜單、研究食材,開設了知鳥咖啡;成為陶作者,是希冀能做出適切於料理烘焙與盛放食物點心的器皿,因此一開始塑形的法則就是「從功能取向回推手心」,並以手塑器形的創作方式持續了十年之久,舉辦過多場展售,時有以餐會的方式呈現;用陶作和料理,與朋友分享她不同階段的生活成果。

她分享做陶時會注意的細節:為避免食物醬汁滲入陶土孔隙留漬,器皿在與食物接觸的盤面或碗裡皆有上釉,也方便清潔;考慮盛裝食物後的重量,器皿質地厚薄、體積尺寸都要掌握得宜,也因此專注專一的訓練自己手捏塑的功夫,達致不須修坯的手感。她的器皿給予人平淡中一抹出奇的愉悅感,或許是握在手心的貼切感,又或是那深淺層次細微的釉與化妝土色層間,模糊又有分際的關係,給予人冥想沉澱、沉靜心情的效果。

形體樸實的器皿,穩定安靜,卻有著從時光堆疊出熱情深度的肌理,並從中奔出自由、抽象的揮灑靈動。
形體樸實的器皿,穩定安靜,卻有著從時光堆疊出熱情深度的肌理,並從中奔出自由、抽象的揮灑靈動。
器皿的質地與型制,透露著希冀生活狀態如何存在。
器皿的質地與型制,透露著希冀生活狀態如何存在。
器物的思考
器皿的質地與型制,透露著希冀生活狀態如何存在。
器皿的質地與型制,透露著希冀生活狀態如何存在。
器皿的質地與型制,透露著希冀生活狀態如何存在。
器皿的質地與型制,透露著希冀生活狀態如何存在。

蔡麗鈴認為,器物比人更長久的留在世上。這點或許得以說明她專注、鞭策自我的創作態度,以及從自由度轉換到力量感,感受到自我生命存在的價值,彰顯在以手捏陶的時刻中。

身為使用者,我視實用器皿如生活中的度量,在節制與鋪張兩者間找到接近恆常穩定的慣性;器皿的質地與型制,則透露著希冀生活狀態是理性優雅或感性隨和的存在。即使是一件小而不起眼的水杯,彷彿都在告訴使用者 :「要好好珍惜,像我們珍視生活中的美好一樣。」


展覽資訊
展名:築光丨蔡麗鈴 陶作個展
展期:2024.1.6-1.28
時間:13:00-18:00(週三至五);09:00-18:00(週六、日)
地點:維摩舍
地址:臺中市大里區永隆路153號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