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超從雕塑專業轉入陶瓷釉藥研究,是大時代給的機緣,也是他個性中勇於接受挑戰與堅持專業的必然結果。進入故宮之後,孫超在器物處負責保管陶瓷和玉器。此時期正是鶯歌陶瓷產業初期開發彩繪技術的時代,又是個人陶藝創作初萌芽的時期,院內的歷代經典寶物正是重要的典範,經常有來自各方的問題等待釐清。當時院內尚未成立科技室,也無相關實驗資訊可以佐證器物工藝技術上的問題,為了解決遊客的問題及專家對古陶瓷事事而非的推論,孫超自下決心以科學實驗方式研究中國歷代的釉彩,一探究竟。這一出手,竟然樂此不疲地持續專研了大半輩子。
剛開始,孫超從認識原料的化學性質開始,因獲得多位友人的協助與陪伴,經常到鶯歌各窯場走走看看,後來經友人(關鄭,後來成為太太)協助翻譯外文釉藥書籍,得以加快配釉實驗,用自己買來的窯,請人代燒。1975年開始自己學習燒窯,這才了解理論與實務之間的差距,於是投入更多時間,加強窯爐結構的知識與燒窯的操作經驗。1978年辭去故宮的工作,更專心投入研究,並陸續蓋了兩座一立方的瓦斯窯和電窯,摸索出讓窯溫控制更加精確的窯爐結構。1982年在三芝鄉建立田心窯,邁向全新的開始。
1970-80年代是台灣窯業發展彩繪陶瓷代工的年代,主力戰場在鶯歌,各窯場無不全力發展各種彩繪與釉色技術,爭取外銷。1980年代則是台灣陶藝發展起步的年代,個人創作、個人風格首次被受重視。孫超以個人的力量,加上多年研究的心得,選擇最難以掌握卻表現最豐富多變的鋅結晶釉,1981年被推薦參加國立歷史博物館舉辦的「中日現代陶藝展」,受到日本策展人吉田耕三為文讚譽並推薦參加日展。前輩宋龍飛於1982年為文提及「孫超是陶藝圈內的一匹黑馬……他是經過十年的歲月,才在結晶釉方面嶄露頭角,他是臺灣研究結晶釉成功的先驅,他的作品可與廿世紀初期美國女陶藝家阿迪賴德.羅賓奧(Adelaide Robineau)媲美……孫超的結晶釉器,特色是,花朵開的大,清新艷麗異常,無論藍、褐、白、綠等色澤,都燒製的非常完美,我稱它是孫超『心血的結晶,火上的蓓蕾。』」
1980年代,孫超的作品重視的是晶體的形態、大小,以及在瓶罐或盤上的佈局,追求純粹的形式美感。自1983年起連續三年獲外貿協會主辦「外銷產品優良設計選拔」獎項。他個人更於1987年獲頒中華民國國家文藝獎美術類獎,成為臺灣陶藝界第1位獲此殊榮的陶藝家。此時期的作品《桂林山水大罐》、《春塘大盤》於1988年獲英國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典藏,又1989年受邀到法國賈克.巴哈藝廊(Galerie Jacques Barrere, Paris)及1990年於法國守修市(Sochaux)立藝術中心舉行個展,極受國際專業人士的讚譽。
1990年代以後的孫超,受到旅法畫家朱德群以及旅法捷克籍畫家Frantisek Kupka(1871-1957)抽象畫風的影響,尤其是後者持續一生不停地實驗新的畫風,帶給他很大的啟發。他開始放膽揮灑,先是挑戰大尺寸的瓷版,融合結晶釉與其他釉色,以噴、刷、淋、灑等方式,更自由地在瓷版上畫出心中的豪氣與抒情。新的創作更受國內外專業人士的肯定,1993年受邀巡迴於德國三大博物館(布萊梅海外博物館、國立卡塞爾博物館、國立馬德堡博館)、1995年盧森堡派特斯畫廊等。作品如《宇宙的俯視》及《光陰的故事》獲國立卡塞爾博物館典藏、1993年《多情詠黃昏》獲伊佛森博物館典藏、1994年茶碗型器物作品獲大英博物館典藏等,享譽國內外。
2009年,80歲的孫超,持續投入陶瓷領域40餘年,孜孜不倦地創作且作品備受欣賞,獲頒鶯歌陶瓷博物館「第6屆臺北陶藝獎」成就獎,是實至名歸的讚譽與肯定。今年80又5,仍創作不斷,不讓窯爐休息地每星期燒兩窯,且更精益求精地在各種細節上改進、翻新,實在令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