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恆無盡的深邃 —看見孫超的新結晶
作者: 莊秀玲 / 陶藝家: 孫超
孫超,攝於2014年(攝影/莊秀玲)
孫超,攝於2014年(攝影/莊秀玲)

緬懷孫超老師(1929-2024)

將釉彩表現得這般璀燦繽紛,除了孫超,沒有第二人了。


(本文原刊載於新活水,52期,2014.02,頁54-59)

孫超 如夢如幻(二連幅) 2013 147x48cm
孫超 如夢如幻(二連幅) 2013 147x48cm
缺乏,所以專注

1929年出生於中國徐州的孫超,自小在父母親玉不琢、不成器」的觀念下,受到嚴格的管教,養成自律、獨立的性格。8歲時,日軍打進徐州,在顛沛的逃難過程中與家人走散,歷經7年的異鄉苦難流浪,憑著模糊記憶找到回家的路,雖然人事已非,尋得外婆與舅舅,終是有了溫暖的依靠。但好景不常,家中的糧米困窘,從軍去成為遺孤者自立的選項。入伍沒幾年,1949年便隨部隊輾轉來台,再經歷823金門砲戰,終於在1962年退伍,結束漫長的16年軍旅。這段飽嚐粗暴嚴苛的歲月,也讓他嚐盡了生命的苦與悲,更造就他強韌與堅毅的性格。

在這一路顛簸的人生中,陪著孫超走過低潮的是,想要讀書的上進心以及提筆臨摹塗鴉自娛娛人的樂趣。15歲才開始識字的他,外婆家中舊書裡的插圖,尤其是《芥子園畫譜》,是他知識世界的重要啟蒙;後來,臨摹與寫生更成了軍旅解愁苦的重要良方。這是大時代給予孫超的命運,也給了他一把掌握未來的鑰匙,更是他後來精彩成就的重要基石。

自軍隊退役後的孫超,心頭念茲在茲的便是進入學校學習。他盡一切努力,選擇了自己喜歡的興趣,在1965年考進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美術科,一償宿願,36歲的他成為當時年紀最大的學生。雖然在三餐不繼、學費無著落的情形下就學,但他充滿信心且不斷地自我勉勵,在師友的協助下,一次次走過難關。為了把握學習機會、充分使用學校的設備,孫超選擇了雕塑組,除了白天上課外,每天晚上及寒暑假也都留校練習。這般努力終有所獲,他在1967年以雕塑頭像《春》獲得第22屆臺灣省美術展覽會雕塑組第2名;1969年考進國立故宮博物院工作,在1974年為故宮博物院完成一對銅獅雕塑,迄今仍座落在故宮博物院入口廣場上。

堅持,開創陶瓷藝術的新巔峰

孫超從雕塑專業轉入陶瓷釉藥研究,是大時代給的機緣,也是他個性中勇於接受挑戰與堅持專業的必然結果。進入故宮之後,孫超在器物處負責保管陶瓷和玉器。此時期正是鶯歌陶瓷產業初期開發彩繪技術的時代,又是個人陶藝創作初萌芽的時期,院內的歷代經典寶物正是重要的典範,經常有來自各方的問題等待釐清。當時院內尚未成立科技室,也無相關實驗資訊可以佐證器物工藝技術上的問題,為了解決遊客的問題及專家對古陶瓷事事而非的推論,孫超自下決心以科學實驗方式研究中國歷代的釉彩,一探究竟。這一出手,竟然樂此不疲地持續專研了大半輩子。

剛開始,孫超從認識原料的化學性質開始,因獲得多位友人的協助與陪伴,經常到鶯歌各窯場走走看看,後來經友人(關鄭,後來成為太太)協助翻譯外文釉藥書籍,得以加快配釉實驗,用自己買來的窯,請人代燒。1975年開始自己學習燒窯,這才了解理論與實務之間的差距,於是投入更多時間,加強窯爐結構的知識與燒窯的操作經驗。1978年辭去故宮的工作,更專心投入研究,並陸續蓋了兩座一立方的瓦斯窯和電窯,摸索出讓窯溫控制更加精確的窯爐結構。1982年在三芝鄉建立田心窯,邁向全新的開始。

1970-80年代是台灣窯業發展彩繪陶瓷代工的年代,主力戰場在鶯歌,各窯場無不全力發展各種彩繪與釉色技術,爭取外銷。1980年代則是台灣陶藝發展起步的年代,個人創作、個人風格首次被受重視。孫超以個人的力量,加上多年研究的心得,選擇最難以掌握卻表現最豐富多變的鋅結晶釉,1981年被推薦參加國立歷史博物館舉辦的「中日現代陶藝展」,受到日本策展人吉田耕三為文讚譽並推薦參加日展。前輩宋龍飛於1982年為文提及「孫超是陶藝圈內的一匹黑馬……他是經過十年的歲月,才在結晶釉方面嶄露頭角,他是臺灣研究結晶釉成功的先驅,他的作品可與廿世紀初期美國女陶藝家阿迪賴德.羅賓奧(Adelaide Robineau)媲美……孫超的結晶釉器,特色是,花朵開的大,清新艷麗異常,無論藍、褐、白、綠等色澤,都燒製的非常完美,我稱它是孫超『心血的結晶,火上的蓓蕾。』」

1980年代,孫超的作品重視的是晶體的形態、大小,以及在瓶罐或盤上的佈局,追求純粹的形式美感。自1983年起連續三年獲外貿協會主辦「外銷產品優良設計選拔」獎項。他個人更於1987年獲頒中華民國國家文藝獎美術類獎,成為臺灣陶藝界第1位獲此殊榮的陶藝家。此時期的作品《桂林山水大罐》、《春塘大盤》於1988年獲英國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典藏,又1989年受邀到法國賈克.巴哈藝廊(Galerie Jacques Barrere, Paris)及1990年於法國守修市(Sochaux)立藝術中心舉行個展,極受國際專業人士的讚譽。

1990年代以後的孫超,受到旅法畫家朱德群以及旅法捷克籍畫家Frantisek Kupka(1871-1957)抽象畫風的影響,尤其是後者持續一生不停地實驗新的畫風,帶給他很大的啟發。他開始放膽揮灑,先是挑戰大尺寸的瓷版,融合結晶釉與其他釉色,以噴、刷、淋、灑等方式,更自由地在瓷版上畫出心中的豪氣與抒情。新的創作更受國內外專業人士的肯定,1993年受邀巡迴於德國三大博物館布萊梅海外博物館、國立卡塞爾博物館、國立馬德堡博館、1995年盧森堡派特斯畫廊等。作品如《宇宙的俯視》及《光陰的故事》獲國立卡塞爾博物館典藏、1993年《多情詠黃昏》獲伊佛森博物館典藏、1994年茶碗型器物作品獲大英博物館典藏等,享譽國內外。

2009年,80歲的孫超,持續投入陶瓷領域40餘年,孜孜不倦地創作且作品備受欣賞,獲頒鶯歌陶瓷博物館「第6屆臺北陶藝獎」成就獎,是實至名歸的讚譽與肯定。今年80又5,仍創作不斷,不讓窯爐休息地每星期燒兩窯,且更精益求精地在各種細節上改進、翻新,實在令人敬佩。

2014年孫超工作室(攝影/莊秀玲)
2014年孫超工作室(攝影/莊秀玲)
璀璨,迷漾的鋅結晶

孫超花了10年時間,找到最值得挑戰的釉式:鋅結晶釉。在這個自學過程中,他超研究了歷代以來的唐三彩、青瓷、黑釉、鈞釉、銅紅、青花,以及自19世紀中期歐洲發展出來的鋅結晶釉等。一再激起他去征服、去掌握的是,最難控制的鋅結晶釉。

結晶釉是指燒成後能在釉面上產生金屬氧化物結晶體。如果泛指能產生結晶的釉式,範圍非常廣,如傳統黑釉系統中的各種鐵結晶,如油滴釉、兔毫釉、鐵紅釉、茶葉末釉等;又如用放大鏡才能看見晶體的青瓷釉、光澤閃耀的灑金釉,以及後來發展出的鈦結晶、鈷結晶等,都是結晶釉。但一般所指稱的結晶釉,主要是能產生較大晶體的正矽酸鋅結晶。晶體的形成是因為釉內的結構會因為熱產生鍵結與分解,在冷卻過程中瞬間成核與生長。亦即,晶體在溫度冷熱變化間形成,不過,因為晶體分子很活潑,溫度高低或持溫長如稍有變化,或原料的一點雜質、環境氣候的變化,就會讓晶體改變或甚至不見。因此,如何開出漂亮的結晶,需要更為精密的規劃與控制,難度比一般釉式高出很多。

鋅結晶釉迷人之處在於,除了能有較大的結晶體外,也會產生其他微小的次生結晶,兩者的形態變化多端,能豐富釉面的構圖與質感,加上它的釉色也能因著色氧化物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變化,再透過自然光線的變化或目光細微的移動,從晶體折射出來的光影變化也會迷惑人們的眼睛,令人百看不膩。這些獨特之處,是其他藝術或科技無法取代的。其次,因為結晶釉難以掌握,每次開窯總是令人期待,雖然也包括無數次的失望,但誠如孫超所說:「結晶的產生,應該緣自烈火中隨機的開展最為動人」,藝術創作的表現,多少應該帶有一些說不清楚、不可捉摸、自然天成的部分,才動人。當萬事皆備妥了,最後通過窯火的考驗,代表人類向自然挑戰的積極精神,也代表大自然所給予的相應回報,那樣的美,才令人驚艷、令人感動。

1980年代初期,台灣陶瓷釉彩技術尚未純孰的時代,孫超的鋅結晶作品絕對是驚艷全場的,不但是因為他的作品成功地開出一朵朵璀璨的結晶花,更因為他以自己個人的力量,追求每一製作過程絕對精確的精神。是他的超凡毅力讓他的結晶花充滿了驚喜,也贏得了讚嘆。

孫超 暗香浮動 2013 141 59
孫超 暗香浮動 2013 141 59
破繭,舞動生命的滋味
1990年代初,已跨進耳順之年的孫超,受到東西方抽象畫的影響,在創作上有了新的領悟。首先,他認知到結晶釉再美,僅「是一種藝術的媒材,尤其是作為一種融合陶瓷和繪畫的釉畫媒材」,即便有精準的製作程序,經過窯火這一關,它仍是一種不穩定的藝術媒材。於是,他放開心胸,重新思考創作的意義與內涵。此時,開始試著融合結晶釉和其他釉式,豐富畫面的構成,並加入更多潑、灑、刷、畫、噴,以及多層次釉彩堆疊等技巧,也讓窯火創發更多偶然的驚喜,尋找與發現陶瓷媒材更多元的質感與色彩,建立高溫陶瓷釉彩的繪畫性與藝術價值。
在孫超的腦海中,結晶與非結晶的融合所能呈現的形式與內涵千變萬化,我想與他飽嚐窯爐前的失敗有關,更與他內心澎湃的熱情有關。因為心中有丘壑,才能創造美好的樂章。輕柔的、濃郁的、婉約的、豪邁的、明亮的、深沉的、瞬間的、永恆的、靜默的、澎湃的、思念的、景仰的……就像他一生的歷程,走過大時代的巨輪,真真切切的喜怒哀樂,是步步艱辛也步步深刻。
在他的作品中,有時結晶花是主角,它們在窯火裡是一朵一朵地開,但時間不盡相同,因此可以看見時間凝結的瞬間,煞是動人。有時這些晶花也像樂章般,此起彼落地跳躍著、迴盪著,展現一種單純的美感,屬於時間的美感。但大部分的時候,各種樣貌的晶花都融入於畫面中,隨著生命的線條、彩色律動起伏著。
在他的作品中,可以看見大山大水、可以看見雲瀑、可以看見遠山,可以看見青青草地,可以看見細雨,可以看見茫霧,可以看見雨後的天空,可以看見天邊的一抹晚霞,可以看見滿天繁星,可以看見浩瀚無垠的宇宙,可以看見綺麗的夢境,可以看見東方的墨韻風采,可以看見空靈,可以看見意識的流動,可以看見濃郁的鄉愁,可以聽見呢喃的情話、可以聽到輕盈的樂章,可以聽到氣勢磅礡的生命進行曲……所有生命的滋味都在,特別耐人尋味。
孫超 白巨人 2012 218.5×66cm
孫超 白巨人 2012 218.5×66cm
堅持,走進自己的典範

到過孫超工作室,看見他那些超專業的設備以及嚴謹的工作態度,便能明白他的成就並非偶然,是長時間一點一滴地累積與不妥協的堅持。

「養成大拙方為巧,學到愚時才是賢」是孫超信奉的理念,想要達成目標,基本的苦功是少不了的,必須下足了功夫才有機會獲得好成績。他為了挑戰高難度的鋅結晶,提高燒成率,非常嚴謹地注意每一個製作細節。陶瓷材料的準備是如此,窯爐機具設備更是要求。面對繁瑣的釉藥實驗,孫超都以科學實驗室的標準來進行;為了能精確控溫,開出想要的結晶花,他從窯爐的結構調整開始,一一找出問題且即刻調整;為了創作大尺寸的瓷板畫,陶板機、噴釉台也無不修正為高效能、省時省力的規格,更特別訂製了一座長方形盒狀的大電窯,設計在高溫時可以讓釉流動的裝置,以符合需求。孫超徹底地執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工作態度。

「下一窯會更好」則是孫超成功的重要關鍵,蘊含了他追求最好的堅持,更重要的是他能夠看見問題,並有不畏挫敗的堅定信心。陶瓷獨特之處在於最後得經過窯火的鍛煉,而這是最難以控制的部分,孫超自己心裡明白,如果已經盡力達到材料的極限,開窯後看見達不到自己標準時,他不會失望,除了馬上打掉外,當下會反省哪一部分出了問題,盤算著下次如何調整改進。如果落差不太,有時也會試著去作品裡尋找平衡、尋找隱藏在其中的美。正是這樣的過程讓孫超看見自己的渺小,謙卑地領受失敗,一步一腳印地期待下次會更好。對他而言,能突破昨日的自己就是進步。

於此,孫超作品中那如行雲流水般的佈局、釉彩與晶體巧妙地融合,都是豐富經驗的累積與細膩精準的規劃,也正是這樣精益求精、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以及對技藝鍥而不捨的專研態度,立下令人景仰的典範,也成就了他的卓越。

孫超 雲起之處水連天(局部)  2013 293x65cm
孫超 雲起之處水連天(局部) 2013 293x65cm
未盡,人生的詩篇

走到孫超的陶瓷畫作面前,像聆聽一場音樂會,節拍的輕重緩急全都相應觀者自己的人生旅程。人的一生像詩篇,有時欲言又止,有時卻又清澈無比;漫長的人生路上,總有可以登高望遠的時候,也有可以小憩的時間,有時輕柔漫步,也總有激情高昂的時刻。是的,是詩篇。

孫超的創作像禪修者的冥想,是對浩瀚無垠的宇宙、對造物者的仰望。而我對孫超的仰望是,穿越他的人生詩篇,我可以更勇敢向前。

今年冬天,孫超笑著說,最滿意的作品都還在腦海裡。於是,我也笑了。

孫超  太虛系列之三(二連幅) 2013 295x65cm
孫超 太虛系列之三(二連幅) 2013 295x65cm
孫超  太虛系列之三(二連幅) 2013 295x65cm
孫超 太虛系列之三(二連幅) 2013 295x65cm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