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巢.離巢─空器製陶室
作者: 杜文田.圖/空器製陶室 / 陶藝家: 潘俊壁
空器製陶室logo
空器製陶室logo

他從品牌設計專業轉型至專職習陶,到如今以生活實用陶作自立,潘俊壁踏上現代陶人的創作之路。

成為陶人的虛心與意志

轉變的契機始自於他獲得徵選進入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簡稱工藝中心)陶工坊的陶瓷人才培訓計畫,歷經長達半年的密集課程,日無間斷地從臺中搭車至南投草屯工藝中心練習,結業後加入由學長姐組成的「陶人風」(註1)團體,開始透過作品發聲,轉換跑道。

有著從事品牌設計工作的敏銳思維,以及在義大利米蘭留學生活並取得商業設計碩士的訓練,他積極地為自己的作品建立個人特色,取老子「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之意,以「空器製陶室」為名,企圖在「空」與「器」之間尋求創作生命的自由。他認為,「要把空間做出來才能放東西;要把空間清出來才有辦法去學習更多乘載更多,作為一個陶藝新人要謙虛學習,並且往後每個階段都能重新去詮釋『空』,因為不同的時期會有新的想法,隨著成長會有新的詮釋方式。」2017年重啟先前在臺中審計新村文創聚落的空間,並且登記註冊商標識別,將環境到商品包裝統整起來,一展品牌價值建立的決心意志。

Be a number 9

潘俊壁一開始創作的茶器組就執著於以黑色化妝土技法展現工業風質感,也持續在嘗試突顯鐵鏽、鋼印標誌,帶有後工業品風貌的裝飾。值得注意的是,他在壺器或杯身上裝飾有一個略顯斑駁的白色數字「9」。單一數字直接坦誠地在器型上留下了記號,引起筆者好奇的聯想:數字使其具有某種工業標準尺規的形象,是否也適用於茶壺型制?而呈現的方式有如在鐵件上噴漆字模的效果,是否在標註著他的工業風堅持?

關於這神秘的「9」符號,他解釋,「當初進入工藝中心陶工坊學習,就像是進入一個球隊,我就像是揹著9號、穿著9號球衣的球員,加入了陶藝的球隊,要努力踢出我的球路;在陶藝界我就是一個新人,我渴望被看見。」

原來,他在創作與觀看之間開啟了一個連結代碼。透過這個代碼,思維上展現出一種誠懇面對自我的心境,一種準備擁抱做陶所帶來任何挑戰的狀態;如同球賽場上總有球員勇敢地向前臨門一腳,結果仔細一看:9號球員漂亮得分!那瞬間的視覺連結加深了觀者的印象。

「Be a number 9」整體包裝
「Be a number 9」整體包裝
「島宇—空器陶作展」作品〈茶席〉,2023
「島宇—空器陶作展」作品〈茶席〉,2023
空器製陶室,酒器,2022
空器製陶室,酒器,2022
陶人風格的養成

回顧過往的學習之路,在工藝中心陶工坊接受到的不僅是陶壺製作技術的奠定,對於潘俊壁而言也是陶人心性的養成。拉坏技法由陳明堂老師引領,陶板成形技法由葉萱勳老師指導,計畫主持人林明欽老師則要求學員從打掃陶作教室環境開始,培養做陶如「修行」般的專注定力,或是給予創作心態上鬆緊的調整建議;當中還有陶藝前輩如朱坤培老師的陶藝理路課程,結業後又從學長姐的「陶人風」團體獲得展出的機會與建議。

從一個機構的扶植與多位專家傾囊相授的照顧之下,他體認到,「陶土是一種精神材料,可用它來表達人與人之間,或人與環境之間的關係。同時,在回望自己內心變化的當下,凝聚內心的能量,使其變得更加強大。陶土是精神、社會和文化成長的材料。」(註2)

如此看待這項材料,足以對應到潘俊壁選擇以陶板成形來創作的意念;過程帶著無比的堅持—以手桿來達成茶壺內不同部件所需的厚度,與總是等待的耐心—等待乾溼平衡、等待皮革硬度、等待入窯、等待降溫出窯。在一連串時間的變化與等待中,他鞭策自己的成長,書寫記錄下過程當中的心境變化、反省修正,編織自我與再前行的夢想動力。


空器製陶室,花器,2022
空器製陶室,花器,2022
從宇宙看回我自己—尋找自我
茶席
茶席

在2022-23世紀瘟疫的一年,人們的生活像突然斷了電,許多的計畫發展被迫中止,每個人如生活在一座孤島,學習開啟科技的、心靈的溝通頻道,如望眼鏡般將視野望向更遼闊的全世界、全宇宙。他從歷史中習得一則關於自己最崇拜的藝術家的事跡:五百年前的翡冷翠也曾經歷一場大瘟疫,政府邀請了米開朗基羅創作了大衛像,以鼓舞人心;五百年後,疫情又再一次把我們的生活搞砸,他反思身為創作者,自己是否有足夠的勇氣與自信去接受挑戰,透過作品來鼓舞人們呢?(註3)

他認為,外在的景象就是內在心境的反射,當他從宇宙看回自己,經《與神對話》的閱讀啟發,發現創作就是一個體驗,「創作就是思言行」,透過自己的書寫記錄反思,用陶作實踐「行」。在他近期一批的陶瓷冰桶、醒酒瓶、瓶器的創作上,出現了串聯當代與復古的風格符號運用,嘗試以開模壓印、開絹印版刷色粉的做法,將像是小時候收集的臂章、徽章胸針的圖騰標籤,轉印到陶作上,永久乘載著那些曾經認同、支持與熱愛的口號—Peace, love & freedom—映照國際間仍持續不下的爭戰,烏俄、以巴…,現實生活,仍是當今世界所需要的理想宣言。 


從築巢到離巢—成長與超越
甜點器皿
甜點器皿

「生命中的喜悅與困境,或是我們剛經歷過的那一場疫情,它們就像那沙灘上的圍籬一樣,被拆掉又被築起,疫情帶來的是隔離,也是一個保護圈。」潘俊壁在家鄉海邊見到鳥兒築巢的景象,與自己的創作歷程做了一個對照,那想從宇宙看回自己、尋找自我的心境,就如同鳥巢帶來的意象。回想在工藝中心受到的訓練,在陶人風受到的照顧,就是一個舒適的環境,他不禁質疑,這對自己的成長難道不是一個保護圈嗎?

工作室裡只有製作實用陶器皿的小窯,但心想著如何做一件要雙手敞開那般大的作品,當他將一片片陶片編織築起時,內心生起一股呵護與照顧之心,感受到父母想為孩子提供一個舒適環境的心情,而同時自己卻有著急於長大,想飛往另一片天空的渴望。創作者透過構築與拆卸的行動過程,使鳥巢作品本身實踐了作品意象的闡述與象徵。

每片約20至30公分的瓷片,一片一片、一窯一窯的燒製,一堆一堆的累積出量體來,燒硬的瓷條相互交疊交纏,圍成一座300公分直徑的巢,過程中難免有碰撞、倒塌、破碎,但如今的他卻能包容這一切自然會發生的現象。回想茶壺製作的拘謹嚴格,連一個裂縫、一抹壺底裡的殘土都不能允許,潘俊壁驚訝於自己的轉變。

在完成此件作品的同時,他也離開陶人風,缺少了曝光的平臺,自己嘗試往設計購物網站發展;並且將此鳥巢作品改名為義大利文的 “Sono” 〈我〉,報名參加臺灣陶藝獎競賽,獲得了創作類特優獎。潘俊壁的老家在苗栗苑裡,一個曾經以藺草編織手工藝產業帶起繁榮經濟的小鎮,他從小看著長輩們輪番接手的完成藺草編織。筆者認為,那種生命群體體驗人類共感的成長傳承精神,和平共創美好生活的心意,一定根深蒂固在他心中,以一種突破、交織成形的方式,一路向前。如同在他的筆記首開頁上出現的一段短文:

「一個邀請」—邀請你繼續相信夢想不會被打倒 。 


●註釋

註1:由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陶瓷工坊於2013年協助成立的陶藝團體,由十多位陶作家合作,策畫展覽,致力推廣陶藝與生活美學的關係,設置展示空間於工藝中心地方工藝館內。

註2:出自潘俊畢的創作日記—空器製陶筆記,「打破既定模式」2021.08。

註3:「孤島」2022.08,空器製陶筆記。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