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燒的日常
作者: 莊秀玲
陳美華的柴燒作品設置於苗栗華陶窯園區內
陳美華的柴燒作品設置於苗栗華陶窯園區內

運用柴燒古法燒製陶瓷作品,是淬煉與大自然同息的精神,展現了一款在地風土的樣貌,傳遞一處真誠踏實的生活感,更是挑戰大自然的積極決心。

柴燒精神

古老燒柴技藝是指,就地取材地運用大自然所提供的素材來創造人們的生活,亦即,在不刻意、不強求的情形下,以在地的風土孕育在地的生活樣貌,逐步展現在地的人文精神。此即陶瓷最初的起點,從日常生活的需求開始,取乎自然、用於生活,再回歸生活、回歸自然。 

如此的柴燒作品,因為純粹,有其獨特的善美感染力,是最接近大自然的,也因此最能親近人,能引人融入生活、融入大自然。 

然而,對土地有情、表現在地特色,並不表示只是順應大自然,更多是善用大自然、發現大自然裡更多的可能性,表現出人類的選擇、決心與智慧,與大自然共存共生。以現代的觀點,燒柴窯比起使用瓦斯窯、電窯都來得困難與艱辛許多,又作品在柴窯裡充滿了不確定性,成果也就未能預知,且柴燒作品常被誤認為濁黑、拙氣、老樣、無光彩。但是,了解且願意持續柴燒創作的陶藝家們,對燒柴可充滿了熱情,因為柴火的不確性能帶來更多樣、更豐富的質地與色彩變化。因是,奮身投入柴燒的作者通常不以創造了什麼而自豪,為之欣喜與感動的是老天爺所給的回饋。 

此外,燒柴窯本身就是連結人群與大自然的知性活動。燒柴窯需要比較大的工作場地,通常落址在鄉間或山區;燒窯前的準備工作及連續數天不間斷的丟柴過程,也需要人手的支援。許多工作者喜歡呼朋引伴,喜歡互助合作、交流學習、和樂相聚的氣氛,讓燒柴窯成為一場既熱血又熱鬧的知性時光,過去的柴燒活動是如此,近期從社會實踐角度出發、於社區進行蓋柴窯、燒柴燒的推廣體驗活動也是,都能讓參與者感受到,對大自然、對生活資源的珍惜,以及對生命、生活保持樂觀積極的態度,這對個人與大環境都是無比珍貴、充滿意義的大事。


苗栗華陶窯柴窯
苗栗華陶窯柴窯
鄉間室內風景(圖版提供/蕭風)
鄉間室內風景(圖版提供/蕭風)
多樣的日常柴燒

為了能融入日常生活,各式容器與器用品應該都曾入柴燒陶藝家們心中考量過,但設想著操作上的實用性與感官上的觸感及美感,都僅只是基本,如何駕馭柴火、如何將窯裡萬變瞬間收攝為一方的永恆,才是柴燒所以成為柴燒的基石。

強調以慢燉創造細緻質地的李懷錦,以四、五天的慢工捏塑〈泥板鑲接七稜鑲接沁炭柴燒壺〉,飽滿的果實造形象徵對生命的期待,三曲面的壺嘴設計、中空壺把上粗下細,讓持壺更輕盈易持、使用感更佳。整體外觀低調素雅,黝黑深沉之間,時而灰亮、時而朦朧?,時而如陽光斑斕、時而如沉靜大地,這是長時間燉燒及多次反覆入窯所淬煉的豐富質地與表情,傳遞天地間雋永的情話。

追求燒柴真諦的徐興隆,不疾不徐地完備好燒柴的工序,以切削「面曲」的創作手法完成各式日常器皿,裸坯入窯,讓每一個「面曲」承載每一瞬間火與灰的痕跡。樸素且踏實的燒窯技巧,在歲歲年年之間,歌詠窯裡窯外真摯雋永的人生風景。用薪柴淬煉傳統臺灣味的邱玉錡,以簡潔大器的〈高腳大圓盤〉,傳遞老師傅「手路」的純熟韻味,以及柴燒灰釉的古雅素樸氣質。作品散發一股耐人尋味的穩沉感與靜謐氣氛,看似簡單卻充滿變化、古拙中飄散著優雅,是優雅裡率真的隨性,傳遞屬於臺灣人樸實含蓄內斂的性格與生活態度。劉小評的〈曲線瓶〉則獨顯清麗活潑的朝氣,自信挺拔的外型,以局部施釉的方式,讓柴燒的灰與火之能事完全展露無遺,上釉與無釉、火與煙,墨黑、釉白、亮橘紅色巧妙混搭展現,雋永淡雅、朝氣十足。

李懷錦 泥板鑲接七稜鑲接沁炭柴燒壺
李懷錦 泥板鑲接七稜鑲接沁炭柴燒壺
徐興隆 不規則面曲提把壺 2020 23×19×22cm
徐興隆 不規則面曲提把壺 2020 23×19×22cm
邱玉錡 高腳大圓盤 2014 柴燒自然落灰 1300度 直徑42x高23 cm
邱玉錡 高腳大圓盤 2014 柴燒自然落灰 1300度 直徑42x高23 cm
劉小評 曲線瓶 2017 柴燒 1300℃ 26×14cm
劉小評 曲線瓶 2017 柴燒 1300℃ 26×14cm

手持削切土坯技巧搭配上釉柴燒的組合,是張璽元表達自己的方式,如茶罐〈煙波盪山影〉,刀削的痕跡顯得蒼勁自然,局部有半透明的釉彩披掛其中,偶有灰燼落下,猶如山石峭壁經年日曬雨淋後的斑駁,又有如煙似雨的雲瀑流淌,竟是一處山雨欲來的秘境天堂,自然的氣息油然而生。隨著夫婿吳明儀習陶作陶又深究茶文化的賴秀桃,於茶碗〈曙光系列-夕陽暖山紅〉中,內外局部掛釉,偶遇自然落下的灰,成就一片層山疊巒的壯麗景致,增添柴燒的寫意風采。

以薄胎淬煉壺藝的徐文哲,對薪柴落灰的運用十分節制,反倒重視煙所帶來的表現力。他會在燒窯初期持續兩天300度的煙燻過程,中期經過多次的氧化與還原作用後,最後攻火時以輕還原效果為主,讓作品表面覆蓋輕薄透亮的灰釉及火痕,如〈白泥柴燒薄胎壺〉,看似平實無華但簡練飽滿,既素雅又豐盈,既自然又華麗,低調但自信地散發古雅、圓融的氣質,表現柴燒內斂優雅的韻味,是反璞歸真卻也別有一番風情。

阮俊隆以日本前輩作家、自己喜歡的作品為研究對象,觀察其如何燒成,為自己設計、築蓋一座大型登窯,上山採土、劈柴整柴也不假他人,慢慢地尋得燒柴的興味後,器皿以手捏塑形、鮮少上釉,一年一窯的節奏,在排窯的技巧上,充分掌握窯內每一處獨有的位置,讓土坯獨具的礦物元素,在窯爐裡與火、與灰巧妙相遇,展現一股清麗的拙趣、樸拙的自然感。

張璽元 煙波盪山影 2016 14.5×15×22.㎝
張璽元 煙波盪山影 2016 14.5×15×22.㎝
賴秀桃 曙光系列-夕陽暖山紅 11.5x11.5x9.5cm
賴秀桃 曙光系列-夕陽暖山紅 11.5x11.5x9.5cm
徐文哲 白泥柴燒薄胎壺 直徑14×高10cm 重量147g 容量350ml
徐文哲 白泥柴燒薄胎壺 直徑14×高10cm 重量147g 容量350ml
阮俊隆 柴燒花器 2018 16.5×26.4×28cm
阮俊隆 柴燒花器 2018 16.5×26.4×28cm
柴火新象

從雕塑性、柴燒的表現或概念上出發的創作,如邱建清,從其「佳洛水」系列開始,以化妝土、將熔未熔的落灰擬真海岸奇石,歌詠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氣勢。近期的「玄武岩」系列,以澎湖玄武岩地貌為造形基礎,用泥條結構、折曲構成如地層如浪的形貌,入窯讓柴火、落灰創造如岩漿噴發流動後瞬間凝固的樣態,如此簡潔的抽象幾何造形,卻能生動地傳達海岸壯麗的景致,彷彿海濤聲、強風就在眼前,無限延伸心中的想像力。

陳美華創作源頭來自大自然裡的山林樹石、一草一木,作陶燒柴窯在她心中就如務農一般,得看天吃飯,除了作者賦予作品外形,窯燒的過程得與土、水、風、火一起工作,才能增添作品表面的萬象變化。作品〈綻放〉,為融入山林景色之中,與自然為伍,又必須標誌出其存在感,以四個大小尺度落差懸殊的物件,組構成一座屹立的存在,以實體與空心、線條與塊面的布局,煙燻與落灰的協作,畫龍點睛的異質地與異材質的搭配,呈現風火水土與人的壯麗存在。

邱建清 玄武岩系列(三)  2018 陶土、化妝土、柴燒1280度 53x28x20cm
邱建清 玄武岩系列(三)  2018 陶土、化妝土、柴燒1280度 53x28x20cm
陳美華 綻放 2016 陶、不鏽鋼 86×62×208cm
陳美華 綻放 2016 陶、不鏽鋼 86×62×208cm

吳水沂的創作主要以幾何量體構成,再以工具或徒手對土坯進行切割、壓印、刨刮、敲打、撞擊、丟躑等,表現土坯受力後的樣貌,再以火痕、落灰凸顯受力的痕跡,傳達施受之間能量不滅的定律。〈出帆#3〉,由三個幾何量體組成,暗示著往前航行的趨向,方正的外形讓迎火面及背火面的落灰、火痕與色澤等變化涇渭分明,整體暨抽象又具象、陽剛又溫柔、冷靜又溫暖,傳遞樸拙又堅實的量感與力量。

林錦鐘的〈極光1〉,回應了他在曜變天目的研究而發展出的「極光」系列,以天目釉裏的金屬氧化物為介質,留下火焰的痕跡並散發出如獨特的金屬光澤。為得此表現,得經歷多次覆燒,讓炭素在釉面或坯體瓷化的表層,產生氧化、還原交替作用,加上自然落灰與松木的油煙,留下火焰走向的軌跡,散發如光暈的動態感,十分奪目。

13吳水沂 出帆3 2018 26×19×61cm
13吳水沂 出帆3 2018 26×19×61cm
14林錦鐘 極光1 2015
14林錦鐘 極光1 2015
非關標籤,而是人生滋味

在當前的生活裡,柴燒作品存在於日常生活之中,看似是人與人之間氣味相投的印記或標籤,但不應只思古的素樸生活韻味或貼近大自然的氣息而已,更多是創作者為人們所發現的無限可能性,以及所創造出的新造形與新美學,讓我們的生活有更多的富足感與更充沛的想像力。 

大自然之道一年復一年,但所有增長的,是我們的智慧與豐厚的人生滋味。


本文再經改寫。原文刊載於《藝術家》578期(2023.07),頁354-357。


阮俊隆作品
阮俊隆作品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