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煙中的隱士──璞陶窯
文圖/黃偉茜
柴燒,由於燒製時通常排出大量的煙,碩大的窯體及備柴都需要空間,在我的經驗中,通常都是在人煙稀少的山上或偏鄉,因此抵達中壢市區,由陶藝家賢伉儷許時坤和江敏儀主持的璞陶窯時,著實有點吃驚!雖說園區並非在人口密集的地方,但旁邊仍有許多住戶,難道排出的煙不會被抗議嗎?抱著滿腹狐疑,走入園區,從外表看似靜謐,原來裡面已經擠滿了慕名而來,帶著自己大大小小作品來柴燒的陶藝家們!
好奇心的驅使,讓我迫不急待一直對許時坤老師丟出連珠炮彈的問題:為什麼會沒有煙的困擾?是因為木柴不同嗎?還是窯的設計不同?而許老師一邊排窯,也一邊非常有耐心地跟我解釋。這座煙囪有七米高的柴燒窯,是2013年時,參考日本陶藝家日下部正和的無煙柴窯結構,花費65萬,耗時四個月才蓋成。能讓煙量減少甚至無煙,是因為投柴口和火膛的特殊設計,讓柴可以充分完全燃燒,使柴火達到最大熱能,不至在吸熱時產生大量的煙。使用的木柴,也多是回收木棧板的杉木或松木,或是在樹林中死亡的相思木,在木柴使用上可說是非常環保。這些特點,在當今社會中相對重要,現在環保意識抬頭,而柴燒的歷程動輒三五天,若是在這過程中,不斷冒出大量的煙,勢必增加環境的負荷,也迫使柴燒只能躲進深山荒野處,益發遠離人群,不被人了解。觀察璞陶窯的周遭環境,草木扶疏,園區旁的水溝甚至有小魚蝦在其中,鄰居們也都樂於燒窯時共襄盛舉,可見成功的窯體設計,讓柴燒也能自然而然地融入社區。
投柴過程
不眠不休的燒窯
陶藝家在窯室中出窯
大家接力出窯中
投柴口在窯的側邊的特殊設計
現場出窯作品之一
(以上取自璞陶窯粉絲頁)
許時坤作品,表面有天然落灰的變化,趣味橫生(照片由作者提供)
歷經了四天三夜,不眠不休至1260度的窯燒,中間還歷經一個四級地震,大家既忐忑又期待出窯,想是排窯排得穩,窯中作品並未受到太大影響。出窯作品色澤大致橘白中帶黑褐,落灰含蓄自然,間或出現的金銀彩增添視覺變化,充分呼應璞陶窯的名號──許時坤說,此名意涵,是希望出窯的作品,都能從樸拙的陶器,轉變為溫潤的璞玉。隱身中壢郊區,陶藝家夫婦低調而認真地在此生活、創作,並大方無私地推廣、分享柴燒方式,使其他陶藝家也能雨露均霑,璞陶窯美麗的不只是作品,更是陶藝家超然物外的胸襟。
璞陶窯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E7%92%9E%E9%99%B6%E7%AA%AF%E6%9F%B4%E7%87%92%E5%9C%92%E5%8D%80-692663807475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