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雙手感受柴燒的溫度—吳孟哲in柴燒
作者: 張碩尹 / 陶藝家: 吳孟哲

 

用雙手感受柴燒的溫度—吳孟哲in柴燒

文・圖 / 張碩尹

 

 

「吳孟哲柴燒in」是由就讀台南藝術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的吳孟哲的個展,展覽位於台南市的觀察者藝文田野檔案會所,展覽真切地呼應了檔案會所主持人想傳達的核心理念,透過了攝影與實地田野觀察的方式去紀錄展品生成之來由以及柴燒的分秒時刻,透過影片作為一個媒介,讓觀展者能夠完整理解展覽的生成。

 

實際經驗分享

開幕之時與吳孟哲作了簡單的訪談,他提到在開始就讀研究所之前就有參與過不少燒柴窯的經驗,然而在前往美國的兩次經驗使他對於柴燒的視野更加廣闊,而在本次的展覽中,他嘗試了不同的手法來去呈現作品,不論是在同樣的釉藥中透過火的走向做出不同的效果,亦或是在完成後再將作品放入電窯中燻燒,都是能夠展現其在美國學習的經驗以及過去在創作過程中所累積的知識,而這些透過柴窯燒製的創作卻也在展場中與木製的展架做出了相互加乘的效果。

 

整體的展區設計都是以木造的展台展板為主,以簡單的布置來表現柴燒展品之特色。

 

區隔傳統,用雙手真切感受展品

 

現場展品都是可提供給觀展者觸摸感受,開幕當日吳孟哲更會在一旁給予分享回饋。

 

回歸展覽本身,本次的展品是以茶器來做為主要的展品,展中最具特色的部分為展品的可觸性,這與一般所認知的展覽有著顯著的不同,在傳統的展覽之中我們時常會在觀展的過程中因無法與作品作直接的接觸進而造成一種距離感,但當能夠直接去觸摸展覽中的作品,透過手中的觸感便能更加深入的感受,細微的顆粒或柴燒所產生的火紋都能夠真真切切的經由雙手得到回饋,透過觸摸同時也能理解到創作者對於作品的用心,當我能夠一一的將茶器拿取至手中欣賞,原先可能認為只是在釉色才有不同,但經由觸摸竟發現每一個茶壺、茶杯或是陶盤都有著些許不同的差異,這都是為有觸摸才能夠得到的難得體驗,輔以創作人吳孟哲在旁邊的講解,卻也將展覽的細節與距離拉到最小最近,不僅是能細細品味,更能獲取創作者自身的經驗分享,這無疑是與過去傳統展覽最大的差異,對於我也是截然不同的全新體驗。

 

 

 

 

 

 

回歸工藝本質

在當今的社會中普羅大眾所使用的器皿都如同馬克斯在資本論中提到的異化勞動之下的結果,日常生活的器皿都失去那最原始那份工藝的美感,透過量產化的生產方式無形中麻痺了大眾,而當我細細品味影片的拍攝以及一一觸摸所有的展品,似乎在這樣的過程喚醒了那種對於傳統工匠對於自身工藝創作所能夠傳達的那份美感,吳孟哲從尋柴選柴開始到燒窯出窯等過程的勞動,藉由影片與整個田野調查的紀錄達到了完整的呈現,我們會發現燒柴的過程不會是活潑的、多樣的當然更不會是輕鬆的,但當紮實的做到每一步,不管最後的成品會有什麼樣的結果,這都會提供給創作者絕佳的回饋,以此作為經驗對創作作出修正;經歷了這些過程,這是打破了那異化勞動之下的冰冷感受以及失去溫度的量產器皿,將我們拉回到了那種過去封建時代工匠工藝創造下的溫暖器皿。

 

影片的內容會完整紀錄了吳孟哲出窯的經過與自身對成品的評論,影片會在主要展區的後方重複播送。

 

展覽宣傳輸出

 

與此同時,影片與記錄的過程是用以田野觀察的方式下去實踐,而在現場的觀展者也是共同參與了新的田野調查,因為在現場的每一刻都在透過觸摸觀賞展品的過程中被寫入了這一田野調查的脈絡之中,又或者在現場的舉止被記錄下來,都同樣是回歸到展覽之中,因此最關鍵的一點便是參與的概念環繞了展覽並確立了核心概念的傳達,正是「溫度」無論是柴燒的溫度或是觀展者之間討論的溫度亦或是觀展者與創作者吳孟哲請教的溫度,都能展露無遺。

 


【展覽資訊】

吳孟哲柴燒in

展期:2019.8/16 10/13
地點:
觀察者藝文田野檔案會所
時間:週三、四⋯⋯預約制#https://fb.com/book/aofaforum2019/

|週五14:00-18:00 |週六、日10:00-18:0
地址:臺南市中西區永福路二段163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