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現習以為常的熟悉與忽略 -「地貌造器」許仲恩陶藝個展
作者: 簡政展 / 陶藝家: 許仲恩

 

再現習以為常的熟悉與忽略

-「地貌造器」許仲恩陶藝個展

文/簡政展,圖/簡政展、許仲恩

  

    在現實的生活裡,大多數人總是日復一日地反覆雷同的生活模式,每天經過那熟悉又陌生的生活場域,更可能從不曾停留下來,用不同的角度觀看,亦或思考身邊那些理所當然的地貌與場景。直到有一天因為搬家,換工作、旅行,亦或者是年紀漸長淡忘時,才慢慢發現那些我們習以為常的熟悉,原來也有著陌生且特殊的質感與涵義。

 

茶壺 2019 特色為瓦斯桶造型之壺鈕。

 

茶盤2020  拓印自台南第二美術館旁之人行道,用途為住家之水量計箱。

 

茶盤 2019 茶盤接縫處為盛水的裝置,可容納多餘的水與茶渣水表箱取自台北市民生社區周遭。

 

    來到許仲恩「地貌造器」的個展中,放眼望去的每件作品都是飲茶的器具之一,但仔細端倪每個細節時才又發現,器面與器身上呈現的質感與紋飾,原來都是生活環境中的烙印痕跡。從許仲恩過去的作品中,也許會讓人以為他只是喜歡到處收集水溝蓋的翻印,然後加諸在各式各樣的器皿表面之上,但他收集的範圍其實還包含許多樹種的表皮與磚瓦等現成物。對他來說,如果由土燒製的陶瓷器皿來自於大地,他也只是把大地上更多元的元素,從地面轉換到桌面上而已。或許也可以說,他試著將人們生活習慣中的忽略,跨越到日常使用時的發掘。例如他將瓦斯蓋上的拓印,移植成茶盤與壺承上的創意,也將茶蓋的壺鈕設計為瓦斯桶的樣貌。而全套茶具上的含鐵釉藥,在強還原皺縮下所呈現的金屬感,更使整體的視覺搭配顯得毫無違和感。此外,他還將各地收集來的瓦片拓印,運用在茶則的裝飾上。甚至是茶杯與茶海器表面上也細緻地留下各種樹皮的質感痕跡,以及香水瓶、飲料罐、螺絲、花瓶等壺鈕設計上的巧思,讓觀賞者除了發現蒐奇之外,使用者也得以感受到殊異的觸感體驗。

 

茶則 2020 盛放茶葉的器具,背面基都的字樣取自基隆八堵明德山莊。

 

茶盤 2019 有洩水功能之茶盤,""一字原為"",拓印自東京上野公園內輸電蓋。

 

小茶具組(三足茶海與二杯與一淺茶盤) 2020 茶盤與茶托紋樣來自台北陽明山腳與日本富士山腳的制水閥。

 

茶盤 2020 密閉式茶盤,台灣省政府字樣取自南投中興新村。

 

     許仲恩曾說:「身為一個工藝人,要用工藝的方式展現自己的信念。」而他的工藝方式從作品中可以看到充滿實驗與跨越的態度,試圖將一般人從生活中的習以為常,引導到另一個既熟悉卻又陌生的思路裡。而這些作品上的烙印與紋路,就如同一種理解週遭與世界的媒介符號,每一種符號都有各自無窮的意義縱深,當各種意義被互相融會在一起時,形成了另一新的視覺體驗。因此,與其說許仲恩的創作行為是一種符號信息的收集或累積,倒不如說是另一種編織信息和信息之間的連結關係。他讓觀眾從作品上獲得比一般器皿更多的信息,也折射出很多平常沒注意到的生活視角。

 

茶盤 2020 外型靈感取自卡式爐,可容納一壺二杯,"瓦斯"紋樣來自於台北松江南京站旁的孔蓋。

 

小茶倉 2020 以機能與美觀優先設計的弧度,施以茶葉末與朱金釉色,蓋鈕造型取自生活周遭所得靈感。

 

    綜觀整體展覽,許仲恩除了作品外,也強調透過創作的行為與紀錄來形塑自己的風格與理念。雖然在這次展出現場中,幾乎沒有什麼文字說明,但他卻想藉此來讓觀眾在可見之中,發現更多不可見的弦外之音。通過他的地貌造器,不僅跨越時間、空間與人,也建立不同世代之間的理解與共鳴,更承載了不同文化與經驗下的記憶與連結。

 

參觀資訊:

展期:2020.2/27 - 3/29

時間:11:00 - 21:00 (週一至週六,週二休館),週日 11:00-18:00

地點:帕帕拉夏藝文中心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金華街24321

作者紀錄影片參考 :

https://youtu.be/s-v5rgbbc6o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