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皇、似妃〉與〈禧門〉的相望,記一段當代陶藝的進程 —前輩陶藝家邱煥堂談「卓越獎得主」徐永旭
作者: 杜文田.圖/徐永旭、杜文田、劉俊孝、江岳倫 / 陶藝家: 徐永旭
〈如皇、似妃〉與〈禧門〉的相會(攝影/劉俊孝)
〈如皇、似妃〉與〈禧門〉的相會(攝影/劉俊孝)


矗立於新北市鶯歌陶瓷博物館入口處水景區的大型雕塑禧門〉,是前輩陶藝家邱煥堂「磚雕」系列的作品,設置於2000陶博館落成開館之際,由紅、黃、藍、綠四色手工陶磚組合而成,揉合了彩虹與拱門的意象,象徵迎接新紀元中物質與精神均衡的美好生活,為現代陶藝開啟新頁。陶藝評論專家暨第五屆臺北陶藝獎成就獎得主宋龍飛曾指出,邱煥堂「從不受素材及古老觀念的束縛,始終展現一股清新的新趣……是將製陶新觀念帶給國內陶藝界最具貢獻者之一。」

今年四月中旬以來,水景區上方出現了一對併肩高大的陶塑如皇似妃,這是本屆榮獲臺灣陶藝獎卓越獎得主徐永旭的作品,創作於2000年,曾於朱銘美術館展出,是系列作品之一。以人體軀幹的形象結合座椅造形,面部繪飾金色面具,雙手垂放、交握於膝上,宛如古埃及法老雕像的莊嚴神秘,檯座則混搭非洲面具裝飾;現實認知中的座椅形象與古典神秘意象兩者違和的組成,形塑出超現實主義風格,意指一則關於人世間位置、權位、地位的寓言。


 

徐永旭 如皇、似妃 2000 高約300cm(攝影江岳倫)

宛如穿梭一段時光隧道,2022年的今日,徐永旭的如皇似妃來到了陶藝創作發展的指標入口,與邱煥堂的禧門〉相望,與觀者相會;這場巧妙的安排如同時光廊裡的任意門,吸引筆者回顧徐永旭創作歷程路上的一段風景那個大型陶塑盛行於國際駐村、創作營的年代;因此,藉由訪談前輩陶藝家邱煥堂,曾經於2004年第一屆臺灣國際陶藝雙年展頒給徐永旭「評審推薦獎獎」的評審,聽取他如何觀看徐永旭今日的創作成果徐永旭以身體編織泥條,令觀者驚豔的陶土藝術。

 1990年代末,國際間興起陶藝工作營與短期駐村的交流方式,以徐永旭的經歷來看,他自2001年起,陸續於當年7月參加中國西安「富樂國際陶藝創作營」、8月韓國利川「第一屆京畿道世界陶瓷雙年展工作營」(World Ceramic Exposition 2001 KoreaInternationalCeramic Workshop, Icheon,之後隨即於9月回臺,參加甫成立一年的陶博館舉行的國際工作營與國際大型陶瓷雕塑展。又,2002年應邀參加南投水里蛇窯陶藝文化園區創作戶外大型陶藝雕塑,2003年應邀參加韓國安城「安城陶瓷藝術節」工作營,以及2004下半年受邀至日本滋賀縣信樂陶藝之森(Shigaraki CeramicCultural Park, Shiga)客座駐村創作。這些活動經歷,為徐永旭漸遞鋪陳了一條往大型陶塑發展的創作方向。2006,首度發表於臺南藝術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碩士畢業展「界.逾越徐永旭個展」中,他以極大、極薄的延展,燒結成一座硬度與脆度、穿透與臨界感同具的陶迴圈;隨著不斷地自我哲思辯證,發展出完全不同於傳統陶藝表現的語彙,以徒手、體感、創作意識融入陶土中,形塑出機動、儀式般的陶塑生命藝術。


  
(左)徐永旭 錮 1997 147×31×28cm 臻品畫廊典藏;(中)徐永旭 夜舞 69×37×28cm1995年獲得臺北市美展陶藝類特優首獎,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 徐永旭  1997 70×59×50cm(三圖攝影/杜文田)

對徐永旭在陽光展廳的作品表現,邱煥堂首先以美國古典樂指揮家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的話語讚賞道:「只有藝術能取代自然」Only art can substitute for nature.。邱煥堂認為音樂與藝術都有「韻律」,琴聲有「肌理」、樂曲有「結構」,音樂的元素是純粹的抽象,卻能締造彷如有大自然氛圍的田園交響;而徐永旭用泥條在快慢節奏中構成的,則如一支絕對音樂。


徐永旭 2021-23 2021 高約300cm 經轉載同意,照片取自徐永旭臉書

 

其次,邱煥堂對徐永旭在結構上的駕馭感到讚嘆,大開眼界,「他讓封閉體成為裡外透視,在我們腦海中,以往的陶作品結構是隱藏的,然而徐永旭的結構是外顯、具主導性的,尤其他是在土尚軟的狀態塑形,作三次元的透視,沒有工具輔助,全然以身體感官去體驗塑造,將自己推展至極致的地步才停止。這是他的理想實踐。」這與邱煥堂當年的禧門〉創作,以磚塊作穩定的建構,取道截然相異。邱煥堂進一步指出,當今大部分藝術家都有企圖心讓作品出走,從博物館櫥櫃出走,走進自然、開放的環境中,而徐永旭辦到了。


徐永旭  2019-1 2019 495x280x162cm 經轉載同意,照片取自徐永旭臉書

 在邱煥堂眼中,徐永旭對作品表現境界的堅持與熱情,幾可與荷蘭畫家梵谷Vincent van Gogh相比擬。他們對作品抱持著一股燃燒的熱情,面對藝術都抱以燃燒的靈魂。尤其在見到徐永旭早期的系列作品,邱煥堂更有感而發地引用舞蹈家瑪莎葛蘭姆Martha Graham之言:「偉大的舞者之所以高貴動人,並非因為擁有卓越的技巧,而是因為他們的熱情。」一定是這股熱情,讓徐永旭在窯火的千錘百鍊中,持續超越,燃燒不熄。

 

徐永旭 2021-23 2021 高約300cm 經轉載同意,照片取自徐永旭臉書);臺陶獎頒獎當日兩位陶藝家的相會。前景作品徐永旭 2021-19 2021 88×78×55cm(攝影/杜文田)

 

當季專題__「第三屆臺灣陶藝獎」年度觀察  系列專文

▎〈如皇、似妃〉與〈禧門〉的相望,記一段當代陶藝的進程—前輩陶藝家邱煥堂談「卓越獎得主」徐永旭

▎迷人的陶—記憶與模擬、人因與情感 http://www.taiwanclayart.org.tw/site_2_37_C13195A6-DE20-4487-94E1-527B14CC0A6E.htm?1

▎創作何以動人—第三屆臺灣陶藝獎評審陳正勳談「創作獎」http://www.taiwanclayart.org.tw/site_2_37_9CF322CB-55DD-4A66-AA99-FFD65EEBE12C.htm?1

 

「第三屆臺灣陶藝獎」參觀資訊

展名:第三屆臺灣陶藝獎

展期:2022.4/1-8/28

時間:平日9:30-17:00、假日9:30-18:00。本展展出期間休館日為6/67/48/1

地點: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3樓特展室

地址:新北市鶯歌區文化路200
官方網址:http://www.ceramics.ntpc.gov.tw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