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生活的滋味,醞釀作陶的品味─梁冠英・李金碧作陶工作室
作者: 簡政展 / 陶藝家: 梁冠英,李金碧
梁冠英與李金碧攝於工作室
梁冠英與李金碧攝於工作室





攜手走過三十年的工作夥伴

 


陶藝家梁冠英


陶藝家李金碧

1980年代是台灣學陶風氣正盛的時代,當時在高雄除了留美歸國的陶藝家楊文霓在澄清湖附近創建的工作室外,另一個學習陶藝的基地就在「中華陶藝教學中心」,梁冠英與李金碧兩人就在此處結識,開啟共同經營工作室三十多年的緣分。

在學陶的路上,兩人曾分別受到楊文霓與邱煥堂等多位老師的指導,但啟發兩人最多的是陶藝家徐崇林,不僅奠定了釉藥知識和燒窯技術,更在閱歷開拓和視野層次上影響兩人甚深。

1986年,兩人結束「中華陶藝教學中心」的管理工作後,輾轉於目前高雄青年二路的現址成立工作室。兩人相差近十歲,能互相扶持三十多年是因為他們對陶藝都有同樣單純且執著的熱情,且大過於追逐名利的欲望。工作室初期的經營是以陶藝教學為主,一方面兩人自認在創作上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另一方面也是對陶藝創作的可能性有所期待,不急於發表或販售作品。因此,一路以來,除了各自在創作上的探索,也專注於思考陶藝還能帶給人們什麼不同的生活體驗與影響。

兩人第一次正式銷售作品已是在工作室成立數年之後。兩人接受了「岡山陶坊」的合作邀請,開始販售自己製作的生活器皿,一方面為了貼補工作室的支出,一方面也藉此磨練各種技藝、累積實力。直到1996年,受高雄「景陶坊」之邀,漸以「碗風蝶舞」等食器專題展出,自此才慢慢改由策展形式,逐步發展個人的風格。為了提升食器在生活中的亮點,傳遞食器本身的美感,兩人一直不斷嘗試在作品之外加入情境氛圍的布置,營造出器皿與環境之間的各種關係。長久以來,兩人的「食器」頗受藏家和觀眾的好評,多次獲得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國立臺灣工藝發展中心等舉辦之競賽的獎項肯定,如今兩人已然是臺灣陶藝食器發展上重要的代表人物。

 

 

 


「器革命」主題展現場陳設

 

作陶是選擇不是選項

梁冠英和李金碧在陶藝教學上,除了早年曾經自主招生外,目前主要是與高雄第一社區大學合作,成為陶藝班上課的基地。多年來,工作室內約六、七十坪的空間除了學習陶藝外,也成為生活樂趣和師生情誼的融洽天地。他們認為現代人的工作與生活壓力大,不管是學陶、用陶,還是賞陶,其實都希望創造出工作之外的放鬆情境。然而真正的放鬆並不是無所事事的懶散,或者漫無目的下的隨心所欲,而是將心力從既有的日常生活模式中轉移,專注在另一件事上,就能放鬆。

選擇接觸陶藝,重點不應該先放在陶藝有什麼選項,而是選擇陶藝本身的欲望源頭為何?例如純粹喜歡陶,喜歡陶的什麼?以及為什麼喜歡陶?而不是先想到學陶或作陶後能做什麼?這些並非接觸陶的選擇,而是選項。選擇的欲望才是驅動熱情的泉源,不是那些附加陶藝創作外的各種延伸目的。因此,作陶更不應該被眼前既有的選項綁架,而是應該用更大的格局看待對陶藝的選擇,並主動給自己創造各種選項。因此,兩人將工作室塑造成一個以陶為媒介的交流管道,學員不必擔心陶做得好或不好,而是去思考作陶對自己的意義是什麼。想得清楚的人通常都可以待很久,甚至已經來學了十幾年,仍覺得不夠。但想不清楚的人,可能第一堂課就覺得這裡沒辦法提供他所要的目的與解答。

 

作陶工作室一角

 

學員們在作陶工作室的創作時刻

 

李金碧老師示範指導學員創作

 

學員們在作陶工作室的創作時刻

 透過舉辦Party來實踐分享

 

每學期舉辦Party的佈置準備

   為了讓學員們對他們的理念有更貼切的體會,兩人喜歡每學期在工作室舉辦Party。透過舉辦Party來讓學員們體驗生活上的各種滋味,以及安排過程中與布置上的各種巧思、連結與互動,營造出一種分享的環境氛圍。甚至梁冠英母親的告別式也在工作室裡以音樂Party的分享方式,進行溫馨輕鬆的緬懷與告別。他們認為學員之所以喜歡這裡,是因為工作室呈現的是一種生活方式,引領他們體驗許多現實生活中無法想像與實現的新鮮事物。

   每當舉辦Party時,李金碧做菜、梁冠英說菜,就像一個扮演創作者,另一個扮演分享者。如果,美食家因為會吃,才能把烹調的每一步,描述得詳細,形容得誘人;那麼,喜歡陶的人也應該因為會用,才能把器皿做得好用,用得舒適愉快。在Party中,兩人觀察到,現代人雖熱衷於參與Party,卻缺乏參與Party的概念和想法,只是把Party當成享受美食的聚會,經常忽略掉舉辦Party的目的。大多數人只看到碗盤中的食物,卻看不見碗盤本身及周邊布置擺設的事物。他們可能會說菜好吃,卻無法表達出好吃之外的其它感受。因為現代人的這種觀察力與表達能力已長時間被習慣忽略。他們希望透過每學期的Party舉辦,引領學員們去領略陶藝之外的各種感官滋味。

 

每年一月份開放限定的快閃咖啡店營運

 

此外,六年前兩人也開始在每年的一月份,選擇固定的幾週時間,把工作室改造成一間快閃咖啡館。不是為了營利,而是把獲利扣除成本之後全部捐給慈善團體,讓參與的人放下價值的糾結,以行動藝術的概念,實踐一種生活器皿與人際互動間的交流實驗。這不僅讓他們的手作器皿有了實際使用和擺設的機會,更吸引到不同類型表演和專長的人,自然地前來融入到這個空間。

 從自己思考,為自己學習

學習必須先學會接受,而不是偏執在某個範圍內。陶藝本身並沒有侷限的定義或範疇,但如果學習者自己先設定了學習的界限,那創造的可能性就自然受限。一般的陶藝教室是給學員一個範本去模仿學習,不需要找出問題,只要能給出結果就好。而梁冠英和李金碧的工作室沒有固定的規範與答案,只有不斷觸動的交流與思考。因為他們相信,促使他們繼續創作,甚至做出好作品的本質,來自於人,而非技術與形式。只要人對了,想法通澈了,所有的技法與形式自然而然都會找到出口與答案。因此那些有志以陶藝來創業的人,在這裡通常是比較待不住的。因為這裡是陶藝教室而非職業訓練所,會來這裡待得住的學員,基本上都有既定職業收入;他們來這裡作陶不是為了把現實工作上的比較,拿到這裡來變成創作上的比較;也不是要把工作上取悅別人的方式,替換成利用作陶來繼續取悅別人,來此學陶的目的就是為了自己。

 

跳脫框架的食器創作與搭配

 

跳脫框架的食器創作與設計

 

解開框架的束縛,詮釋時代的精神

關於銷售,他們認為價值觀影響一個人的視野高度。不是能把東西賣出去,就表示東西好。賣東西是要負責任的。看得不夠多,做得不夠好,沒有分辨的能力,又怎敢將東西賣給別人呢?創作與產品製造不同,產品是為了銷售謀利,創作則是多半為了自我的療癒。用這個角度去思考,東西賣不賣就不再糾結,賣得好或不好也就不再重要。關鍵是透過創作,滿足了自己什麼?既然一開始就有心理準備,那麼長期做不一樣的東西,賣不出去也就視為理所當然。相反的,會來買他們作品的人,也就不需要再多做推銷與詮釋了。

 

 

李金碧的woman主題系列作品

作陶四十多年,兩人的作品從沒有高不可攀的定價,因為他們認為讓作品價格親民,用得下手,才能表現這些實用陶器的基本功力。陶藝家也應該重新去詮釋自己對陶藝作品的精神性表現,而非總是強調那些形式與技巧的過程。一昧的在形式和技法上追求,反會壓抑自己的陶藝視野與範疇。在陶藝的範疇中,每個人都應該去思考這個時代的當下,應該用什麼樣的方式去展現陶的使用方式與價值,甚至去思考既有印象中使用的陶的習慣與文化與現今有何衝突與融合。從這些觀念與論述中,兩人從累積四十多年深厚的技術磨練,到放下技術性的追求,再到解開技術性的綁架,似乎已從作陶的框架中,跳脫出陶既有的形式與侷限,就像是武俠小說中的劍客高手,從執著於兵器與招式,到天地萬物皆可為劍,再到無劍勝有劍的歷程。

人從事生活器皿創作多年,尤其在食器運用的觀念推廣上不遺餘力,主要就是有感於陶器的本質來自於生活需求。他們希望在陶藝價值提升的同時,並不是將陶藝變成束諸高閣而不去使用的珍藏品,而是期待人們能夠透過使用,去感受陶藝的本質。陶本就不是生活器皿中唯一的製作媒材,只有喜歡陶,使用陶,學習陶、理解陶並創作陶,才能夠讓陶的本質獲得彰顯與提升。



梁冠英的天際線主題系列作品

 

 

學習從「放下」開始

 

   梁冠英與李金碧作陶工作室成立的宗旨,本就不在於滿足學員們的各種期待與需求,而在於啟發學員們去認知清楚自己的期待與需求。唯有先認知清楚,才能找到合適的方法去解決,或者適時地為自己的期待與需求,尋覓出變通的方式。他們常說,來到這裡要學的第一件事,就是學習「放下」。唯有先放下,才能適應,才會學到,才能有所得。當一個老師並非只是為了服務學生並傳授技能而存在。一昧去附和學生期待的老師,最終肯定無法滿足每一個人的需求,反而更會讓學生找不到學習的價值與主軸。

    合作走過三十年,兩人都感謝彼此的互補與體諒,梁冠英的嚴肅與激情,配合上李金碧的柔合與穩重,一個衝刺,一個收斂,一個扮演嚴父,一個如同慈母,讓學生在學習時能夠有不同面向的依託與溝通,也讓工作室長年來的營運節奏和策略,在彼此個性的拉鋸中踩著平穩而又踏實的步伐,不會有突然的涉險冒進,也不會陷入到固步自封當中。對於未來的計畫,務實的他們從不做太遙遠的設想,這並非是他們沒有期待與不做準備,而是把當下的每件事情做好,下一個機會和可能,自然就會伴隨而來。把握當下就是他們迎向未來最好的準備。

    他們之所以在教學上一直強調啟發、表達與溝通的原因,就如同現實世界的人與人交流,認識彼此絕非單靠履歷或印象,而必須仰賴長時間互動溝通下的交流經驗,如此才會產生實際的認知與體會。而他們的教學就如同撒下種子,在各自的土壤中等待發芽。他們能做的,就是給學員們適時的養分與水分澆灌,至於能否發芽與茁壯,就看學員們各自的造化了。他們在陶藝的領域中以過來人的豐富經驗及領悟,努力打破既有的成規與習慣裡的侷限,引領著人們去發現陶的價值源自於人,人的本質來自於生活。唯有先懂得認真過生活,才能真正感受陶的美好與不同。未來,他們將繼續以陶為本,繼續在基本精神的層面上探討與耕耘,挖掘出更多令人陶然自得的生活面向與可能。

 


「器革命」主題展宣傳海報

 

 

返回頂端